首页 > 职业宝库 > 幼儿教师(各科)

幼儿教师(各科)

职业定义

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具有教育性和福利性,幼儿教育不仅是以促进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而且要突出时代特征。二十一世纪幼短育应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从业素质要求

1、现代化的教育观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抓好观念的现代化,也就是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有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才会有现代的教育。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保证。什么是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念?所谓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念就是现代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幼儿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观念。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具有教育性和福利性,幼儿教育不仅是以促进幼儿在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而且要突出时代特征。

二十一世纪幼短育应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特别应帮助儿童关心社会、国家的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朋友和同伴,关心其他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关心真理、知识、学习及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未来的幼儿教育课程逐步趋向整体、综合化,它将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现代的教育评价将更加全面、系统,评价的重心将放在幼儿发展方面。幼儿教师只有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

2、科学的儿童观

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以现代化的儿童观念为其出发点的。因此,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未来的儿童?未来的儿童应是什么样的儿童?在历次召开的关于“未来世界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中,各国代表提出的一致看法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坚韧性及全球观念的素质。

基于这些对儿童新的要求,科学的儿童观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在联合国于1990年9月召开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上递交给各国政府的《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执行90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其中含《儿童权利公约》)两个文件中,明确地提出了各国政府应当充分保障儿童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含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应维护他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且要创造条件使儿童的权利得到最好的保护。(2)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儿童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别差异,教师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3)儿童是独立的人,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4)儿童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识、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儿童,才能正确对待儿童,才能使儿童真正得到健康成长。

3、发展的眼光和强烈的未来意识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幼儿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人才,要用未来社会的标准来培养今天的孩子,应该具有强烈的未来意识,因此前瞻性的战略目光对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未来意识主要包括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国际意识、全球意识等。

(1)环境意识。环境教育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也将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新课题。1994年埃及开罗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1994年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大会,以及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都对环境教育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了充分肯定。幼儿教师要树立环境意识、充分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实施,培养出具有环境意识的二十一世纪的儿童。

(2)竞争意识。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世界各国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争转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让学生从小学会敢于竞争、适应竞争,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一个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会公平竞争。

(3)国际意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许多国家在本国的民族经济向日益开放的、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方向转化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国际,要有助于培养“跨越国境的人”、“面向世界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国际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要让儿童树立“地球村”、“我是世界公民”的观念,从而培养儿童形成跨国界、跨文化的超越选择能力。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世界人”。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国际意识不可缺少。(4)全球意识。全球意识的兴起是未来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全球意识超越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是一种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关心。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又要求在当前和未来生活的责任感和信任感方面有一种新的伦理观”。可见,全球意识在未来教育中必定占有一席之地,树立幼儿教师的全球意识不容忽视。

4、较高的教育技能。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幼儿教师能歌善舞却缺乏应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技能,在幼儿师资培训过程中往往也是忽视了有关教育技能的培养。而教育技能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更为重要。新世纪的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教育技能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提高。教育技能主要包括了解幼儿、创设环境、组织教育活动、与幼儿和家长的交往等技能。

5、健全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学生时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另一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强调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正处在个性形成时期,可塑性最大、模仿性最强而且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相当高的威信,幼儿教师的人格对幼儿的作用尤为重要、尤其明显。

二十一世纪的幼儿不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而且要拥有健康的心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特征。(1)教师要性格开朗,进取心强,人际关系协调整;(2)教师必须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3)教师对幼儿身心健康、潜能发挥能产生积极有效影响。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这些特征,那么幼儿的心理健康势必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的培养。

除此之外,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各步骤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和撰写报告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使幼儿得到更大的益处,从而培养出更多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

工作技巧

1、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的前提是满足幼儿的需要

人的需要种类很多,身体需要和心理需要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幼儿是社会的人,因而,幼儿具有一种对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要求负一定的责任。对幼儿被赞扬和被认可需要的适度满足,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幼儿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与沟通。

2、幼儿教师良好的个性,是师生间沟通的保证

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观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热情的教师相对冷漠的教师更乐于助人。热情与宽容对缺乏学业动机的幼儿个性有良好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幼儿。如,小含小朋友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其他的小朋友跑去告状。老师经过与小含交流后知道,他是想浇花而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老师表扬了小含,因为他有爱心去浇花只是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小 朋友们说以后会像他学习,小含也说以后做事情会更加的小心等。通过沟通这个教师解决了打随花瓶这件事情,小朋友们也从中学到了一些知识。


3、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其沟通的方式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

①幼儿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沟通

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沟通,通常是围绕一个话题开展的,教师应注意谈话的策略,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引入交谈主陋之中,运用简洁有趣的提问,保持幼儿交谈的兴趣,幼儿发言时,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与幼儿进行言语沟通时,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非常重要。鉴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口语表达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如说话的态度温和,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并乐意听从;语气坚定,使幼儿感到教师充满自信;表述简单明了,从容不迫,使幼儿容易听懂;尽量用愉快的声调并走到幼儿身边说话,而不是老远地大声嚷嚷,因为这样做,会使幼儿感到恐惧。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形象,引人人胜,并伴有动态语言。教师始终要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谈话,告诉幼儿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比如说:“请把皮球送回家”而不说“把皮球放到筐里去”,说“请把积木放在筐子里”而不说“别把积木放在地上”。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向幼儿传递信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语言应该为幼儿树立榜样。

②幼儿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

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这种方式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的这种动态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爱的基础上的,教师如果像母亲一样对孩子从内心充满爱,这种内心的爱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转化为动态语言。如在幼儿面对他自己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与失败时,教师不必过去帮忙的就不要用行动去帮助幼儿。而是用鼓励的眼神去鼓励他,这样会给幼儿很大的信心。从而使幼儿敢自己去面对困难与失败。

4、幼儿教师与幼儿在沟通中应掌握的原则

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过程中,常会因幼儿年龄小发音准确,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差的意识差,教师的权威地位等原因阻碍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有的教师觉得幼儿太小不需要与幼儿沟通,等等。造成了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有了困难或沟通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掌握一些与幼儿沟通基本的原则。

①适时的原则

适时的原则是指教师要把握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沟通时要注意把握沟通的时间、地点、考虑幼儿所处的环境,以及幼儿的生理状况及情绪,通过这些,调整与幼儿沟通的内容,积极寻求主动与幼儿沟通的契机,只有把握了这些,才会使沟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幼儿在专心致志于某一件事,或很入迷地玩游戏时,教师最好不要打扰他,当他完成了或需要帮助时,你再过去,抓住这样的时机与他沟通,会使沟通的进程和内容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尊重的原则

人都需要被他人尊重,都想他人能尊重自己。因此,做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尊重的原则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沟通中教师对幼儿所持有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师生的沟通的顺利进行。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希望老师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有时,他们怕你看不见,会凑到你的眼前,跟你大声说。三岁后的幼儿,又常常会让成人觉得他们很不听话,经常出现与成人对抗的情绪,而这些举动的出现,实源于幼儿内心尊重的需要。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这些心理需要,在与他们沟通时,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尊重幼儿,认真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诉说的内容要做出积极的反应,点点头、微笑、询问、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身体的接触等表示,使幼儿感到与教师交流中有一份被关注、重视的尊重感,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大满足,使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带给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③平等的原则

建立人格的平等关系,是师生间沟通的基础,也是幼儿是否愿意、喜欢和教师沟通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主动与幼儿沟通的时机,放下做教师的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做几回学生。一名幼儿的舞蹈很好,所以教师经常叫她‘教’舞蹈。幼儿很高兴也很乐意教老师舞蹈,小朋友都觉得老师是大家的好朋友,于是大家一起学习舞蹈。教师通过这方法让幼儿做小老师,幼儿们都觉得很开心,在学习中都很认真,也能很快的学会所学的东西。

④接纳的原则

每个人都想被人接纳,幼儿虽然很小,他们也不例外。接纳的原则即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用宽容的态度,在充分理解幼儿的基础上,进行沟通。这时,幼儿在情感上易于接受教师的启发和劝导,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当幼儿在遭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他们往往希望寻求成人的同情和接纳。如成人对孩子表现出接纳,会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幼儿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幼儿的所做所为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接纳幼儿,等他们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幼儿细作理论,这时,幼儿能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幼儿的自尊,更好地解决问题。小小小朋友,性格活泼开朗,走也喜欢路一跳三蹦的,喜欢唱歌跳舞,可她一上幼儿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不能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小朋友说她喜欢抢玩具,不给大家玩。小朋友们都不理她,老师看见她一个人很孤单就和她玩游戏。小朋友们看见老师和她玩游戏也过来一起玩,就这样小小知道了不能抢玩具自己玩,要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快乐。从那以后小小变得开朗起来了。还喜欢从家里拿玩具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

职业现状和前景

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全球幼儿教育的状况作了简要概括:

1、虽然大约80%的发展中国家正式建立了某种孕妇休假制度,但在执行中存在很多变数。

2、从全球来看,低龄幼儿被忽视了,世界上几乎一半的国家没有为3岁以下的幼儿制定正式的保育和教育计划。

3、虽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的入学覆盖率仍然很低,但自1970年以来,全球学前教育登记入学人数增长了三倍,接受幼儿保育和教育的人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4400万名增加到2004年的大约1.24亿名。从适龄幼儿接受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比率来看,1975年至2004年间,全球接受幼儿教育的适龄幼儿比率从17%增加到37%;在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这一比率从1970年的40%增加到2004年的73%;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率从1975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4年的32%左右。

4、绝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学前儿童在入小学前三年,至少接受了两年的保育和教育服务。

5、在发展中国家,拉美、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幼儿接受保育和教育的比率最高,远远跟在后面的依次是东亚、南亚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6、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中欧和东欧转型国家的幼儿教育正在缓慢恢复,但仍然落后于中亚地区。

7、在发达国家、转型国家和拉美地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供给是由公共部门负责的。

8、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国家、加勒比地区和东亚,私营幼儿保育和教育机构占有显著的位置。

9、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幼儿教育领域的性别已趋于平等。

10、幼儿保育和教育在各国之间有很大差异。与富国和城市家庭的儿童相比,来自贫困和农村家庭的儿童以及那些被社会排斥的儿童(如没有出生证的儿童),很难受到保育和教育。

11、那些处于极度营养不良和可预防的疾病
之中的孩子,从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中最可能得到的益处是注册入学。

12、在发展中国家,ECCE的工作者所受到的教育和幼儿服务方面的训练特别少,通常也只获得相对较少的酬劳。

13、比较而言,各国政府降低了幼儿教育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性。由于幼儿教育是由公、私两方面提供的,并且缺少相关的统计数据,因此要准确计算各国在幼儿保育和教育方面的总开支是困难的。2004年,在提供资料的79个国家中,有65个国家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经费不到该国教育总支出的10%;在这65个国家中,超过一半国家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经费不到总教育经费的5%;在剩下的14个国家中,幼儿保育和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率超过10%,这些国家大多数在欧洲。公共的幼儿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率,中欧、东欧最大,占0.5%,北美和西欧占0.4%,拉美占0.2%。幼儿保育和教育所获得的公共基金和私人基金所占的比率变化很大。美国父母为幼儿保育和教育支付的经费占总的幼儿教育经费的比率为60%,但在瑞典、法国,父母所支付的费用只占幼儿教育经费的20%;在印度尼西亚,幼儿保育和教育被认为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公共经费不到幼儿教育总经费的5%;在古巴,政府则提供100%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经费。

14、对许多捐助团体来说,幼儿保育和教育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捐助团体捐助给幼儿教育的经费不到捐助给小学的10%。对68个捐助组织的调查表明,只有16个团体将幼儿保育和教育作为他们捐助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团体则将幼儿保育和教育包含在教育和健康捐助之中;捐赠者优先考虑为3岁到小学年龄阶段儿童服务的幼儿保教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是承诺支持非正规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的捐助组织。

 

职业培训

中国幼教师资的主要培训机构仍然是幼儿师范学校或师范学校、职业高中附设幼师班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系或专业。幼儿师范学校是专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校,招收经过文化考试、艺术体育加试、专业面试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培养目标是“合格的托幼园所教养员”,即“要使学生成为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与专业知识、技能,热爱幼儿,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身体健康的托幼园所教养员”。

在幼儿师范学校经过2-3年的学习后,学生掌握基本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分配到幼儿园、学前班等幼教机构中任教,这是中国幼教战线上的主力军。而师范学校附设的幼师班和职业学校所设的幼儿教育职业班,其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与幼师同,这为满足中国幼儿教师的现实需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增设了许多幼儿师范学校,但还不能满足幼儿教师培训的需要。而值得关注的是,这时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2-4年的专业教育,他们在获得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幼儿教育技能后毕业,获得大专、本科学历,其中有一部分会进入幼教机构工作。

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幼儿师范学校相继开办了幼教大专班;90年代末,相当一批幼儿师范学校改制为高等专科学校,一些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也从教育系中独立出来,成立了专门的系所;有的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还与当地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学前教育学院,出现了从培养专科生到本科生、直至研究生的不同层次的幼教工作者的新局面,为造就高质量的幼教师资队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此外,有些地方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也承担了培训幼儿师资的任务。而一些社会团体也举办业余师范学校(班),培训幼儿教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函授、夜校等形式,以一定期限的业余学习,使幼儿园教师掌握较系统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达到相当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的水平,解决在职托幼园所教师的进修和提高问题。另外,还有不同培训机构开办的短期培训班。短期培训班的特点是时间短(5天到半年),简便易行,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和培训对象的水平、特点,较集中地培训幼儿园教师。教师可以业余参加学习,也可以脱产学习。培训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此外,还可以采取师带徒或幼儿园教师去别的较好的幼儿园跟班见习、实习等以实际操作为主、讲授为辅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

在中国,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更是中国幼教事业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幼儿教育先进行列的必然。尤其是随着《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的颁布,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了解学前教育改革背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使教师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教师培训和提高是幼教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中国,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幼儿园教师中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对这些人而言,培训更带有学历补偿性质,是他们获得教师资格的一种重要手段。实践证明,通过多种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培养幼儿园教师,不仅是中国幼教事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当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注意更新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

例如,在德国,培养幼儿教师的机构主要有:①技术学院。这是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基本途径。学生中学毕业或职业学校毕业,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后,再在技术学院学习三年。②大学。一小部分幼儿园教师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大学前三年学习教育理论,开展专题研究,后一年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毕业后大多在规模较大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任教,担任领导职务。③培训学院。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助手由这个机构进行培养。不同的培训学院对学生的培训时间不同,有一年制的,也有两年至三年制的,学生毕业后在幼儿学校任教师助手。此外,德国还有一些辅助性机构也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保教方面的训练。

 

 

【案例】

南京市某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各科)

职位描述:

1.具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家在南京,或者自己解决住房问题的学生。(特别优秀的学生,我园将提供住宿)

2.品性端正,热爱幼教工作,在校没有受过任何处分。

3.在校各科成绩优异,教师评价好。

4.在舞蹈、美术、故事、歌唱等有特长的学生、校级三好学生、校级班干部、区级骨干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等将优先考虑录用。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