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冲考”问题如何化解?

来源:北青网       发布于 2013-03-20    已有  人阅读

  在上周末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举行的自主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有学校门口出现部分未收到“入场券”的家长带孩子“冲考”,为孩子争取机会。记者了解到,“冲考”对大部分人或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在四大名校,“冲考”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遇到。

  从目前的自主招生规则来看,“冲考”显然是不符合规则的——根据规则申请并经学校筛选获得笔试资格的学生,才能参加笔试,没有获得资格却去“冲考”,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对获得资格的学生不公平,对没有获得资格却老老实实不去“冲考”的学生也不公平。另外,若“冲考”成为一种新的“规则”,那么,学校目前的规则也将面临新挑战。

  然而,“冲考”家长的心情却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出发点只是想为自己的孩子多获得一次考试机会。该怎样解决这一令人纠结的问题?可能的选择无非有三:

  一是强化规则意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严守规则。但有的家长认为学校的规则制定并不透明,毕竟我国学校的管理还没有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这样的民主管理、决策机构,因此,纵使学校的规则是严密的,也会遭到质疑。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冲考”者的理由。一些家长称,为何成绩比自己孩子差的同班同学都获得了笔试机会,反而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获得机会?而事实上,学校在进行筛选的时候,看的并不只是成绩,如果只看成绩,也就不需要自主招生了。

  二是所有学校实行“海选”,就是凡是申请的学生都有笔试机会。复旦大学的“千分考”就是面向上海考生进行的“海选”。但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报考者太多,学校组织考试的压力很大、成本很高。如果成千上万考生参加考试,一所中学所有的教室都不够用来做考场,很难在自主招生高校中推行。再者,这也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会为了一点点希望而疲于奔命。

  三是推出第三方考试,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学校自主认可,学生以这一考试去申请相关学校的自主招生,学校结合统一测试成绩、学生中学平时成绩、面试考查综合评价录取学生。或有人认为,这样一来,学校的特色就体现不出来了,而事实上,自主招生的特色从来不体现在笔试的个性上,而是学校自主利用各种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录取学生方面。

  在笔者看来,推出第三方考试,是解决“冲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符合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考试升学改革方向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行考试招生分离,实行“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举行第三方测试,符合考试招生分离,以及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的考试原则,如果有第三方考试,学校根本无需自主进行测试,可以把精力用在面试考查中;而对于所有考生,都可自主报名参加测试,也就不存在“冲考”的问题了。这种模式,不仅对中学自主招生适用,也是高校自主招生需要推进的模式。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