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須知
香港中文大学在1998年开始招收内地本科生,至今已有逾五千名内地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本科课程。本校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高考生,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高考生不需直接向本校申請,只需在高考出分后通過提前批次填報志願,本校不設面試,录取以高考成绩(不含加分)择优录取。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公办研究型综合大学,现有文学、商学、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及社会科学八个学院,共有60个学系和32个主要研究所,提供过百项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涵盖面极为广泛。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学科门类。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理科类包括医学院及理学院;工科类为工程学院;商科类为商学院。
二、2023年招生章程
为了保证香港中文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生源质量, 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香港中文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此章程。
香港中文大学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等原则,进行招生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2023年于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招生计划将通过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布。
香港中文大学为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经费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拨款资助。获国家教育部列入提前录取批次高校名单。
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咨询及行政工作由入学及学生资助处统筹负责。
香港中文大学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修业期一般為四年,须至少修毕123学分,其中包括主修课程规定必修的学分,以及通识教育、语文、体育、资讯科技、副修或选修科目等。学生可按个别情况及兴趣订定其修业进度,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并符合主修课及大学其他毕业规定,便可获颁学士学位。
学生注册后即成为正式本科生,入学时就其所属人文、理科、工科、商科专业大类的相关学系中选择并提出专业意愿。学生于第一学年修习所选择主修专业的基础科目,及其他通识、语文等课程,利用第一年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新的学习及考试模式。按个别学系安排,学生可于第一或第二学年确定主修专业。有关专业的选择详见专业设置。
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在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通过提前批次录取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招生计划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专业大类。人文类包括文学院、教育学院、法律学院及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理科类为医学院及理学院的专业;工科类为工程学院的专业;商科类为商学院的专业。文史类考生可选择人文及商科类;理工类/物理组/综合类考生可选择人文、理科、工科及商科类。
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设置分「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人文类」、「理科类」、「工科类」及「商科类」。获录取为「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之学生,文史类/历史组考生可于录取时选择人文或商科大类;理工类/物理组/综合类考生则可选人文、理科、工科或商科其中一类。
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本科批/特殊类型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以分数优先原则,择优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标准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生则须达130分或以上。
除非该省、市、自治区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本校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且不参与征求志愿及不考虑参考志愿考生。
本校不考虑对考生的各类照顾加分优惠政策,将依据招生办公室按考生高考实际成绩投档调阅档案,并以考生的高考实际分数(不含加分)由高至低顺序录取。但不设高校志愿分数级差或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本校预留若干非奖学金专业类机动名额。大学可根据生源情况及考生成绩,在个别省、市、自治区对招生计划进行适量调整及确定提档比例。
香港中文大学非本地生的学费为每年145,000港元。校園宿舍住宿费约12,000港元,其他杂费、生活费每年约需30,000港元。另在首学期须缴付一次性保证金450港元(学生离校时,如无须赔偿任何费用,则保证金予以发还,但通常移作学生的毕业费)。
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奖学金予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全免学费奖学金类」及「本科入学奖学金类」等的内地学生。(按此参看奖学金章程)
同时选择报读奖学金及非奖学金类的同学,倘高考成绩未达奖学金的录取线,香港中文大学将考虑其非奖学金的专业志愿,按其高考成绩择优而录,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本科入学奖学金名额给予投档本校最高分考生,考生亦须以「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为其中一项专业志愿,另凡只填报一项奖学金类志愿的,则不会考虑服从调剂录取。
选择报读奖学金类的同学,经选拔获录取后,于接获录取时亦同时获通知获颁奖学金。
内地学生来港就读须申请「进入许可」标签,香港中文大学将安排获得录取的同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申请来港标签。学生取得标签后,须自行向所在地的公安局申办赴港通行证及逗留D签注。
学生必须于八月下旬抵港就学。大学将举办各类迎新活动,以及安排注册、选课辅导等,协助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招生咨询联系方法为:
地址: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
电话:(00852)3943 8946或13068470068(内地专线)
传真:(00852)2603 5184
电邮:ugmain@cuhk.edu.hk
招生网址:http://www.cuhk.edu.hk/adm/mainland
大学官网:http://www.cuhk.edu.hk
本章程由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负责解释。
三、2023年奖学金章程
为鼓励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来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本校提供奖学金名额予录取为「全额奖学金类」、「全免学费奖学金类」及「本科入学奖学金类」的内地学生,奖学金名额分布于全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
奖学金只给予填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院校志愿的考生。本科入学奖学金名额给予投档本校最高分考生,考生亦须以「本科入学奖学金类」为其中一项专业志愿,另凡只填报一项奖学金类志愿的,则不会考虑服从调剂录取。
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必须达到或高于香港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最低分数方可申请奖学金。以750分为标准高考满分计算,理工类/物理组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综合类/历史组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或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位列该省/市/自治区应考组别前0.5% (按省高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另英语单科成绩须达130分或以上。 若符合奖学金最低分数考生超过该省、市、自治区奖学金名额,则按名额及高考实分由高至低顺序选拔。
入学奖学金分「全额奖学金」、「全免学费奖学金」及「本科入学奖学金」三种。
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必须达到或高于香港中文大学为颁授奖学金而定的最低分数方可申请奖学金。以750分为标准高考满分计算,理工类/物理组考生须达630分或以上,文史类/综合类/历史组考生须达600分或以上, 或考生高考成绩(不含加分)位列该省/市/自治区应考组别前0.5% (按省高招办公布的一分一段表);另英语单科成绩须达130分或以上。 若符合奖学金最低分数考生超过该省、市、自治区奖学金名额,则按名额及高考实分由高至低顺序选拔。
另设「多元卓越优才奖学金」:为奖励多元卓越才华的高考生,录取高考生若在高中期间获得全国性竞赛活动一等奖(认可活动名单可参考教育部办公厅教监管厅函【2022】4号文件),可获颁奖学金五万港元。
入学奖学金专为内地学生而设。若学生于在学期间任何时间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无条件逗留,则须终止奖学金之颁发。
「全额奖学金」、「全免学费奖学金」及「本科入学奖学金」原则上为期四年,但获奖学生每学年成绩须达到大学具体规定的平均积点3.000(相当于乙等),方可在其后学年续领。若学生首学年成绩未达到续领奖学金要求的平均积点,则须保留观察一年,但若翌年成绩仍未达到大学的规定,有关奖学金则须终止。若奖学金生因违反任何大学规例或条例,经大学教务会学生纪律委员会议决予以处分者,大学可考虑暂停或终止其奖学金。
选择奖学金类的同学,经选拔获录取后,于接获录取时亦同时获通知获颁奖学金。
奖学金的颁发须依照香港中文大学制定的相关规章及程序执行。香港中文大学对奖学金的评选及颁发有最终的决定权。
本页内容适用于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其他拟报读学生请参考本科课程一览。
香港中文大学所有本科课程均采用灵活的学分制度,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收入学的学生,修业期为四年,须至少修毕123学分,其中包括主修课程规定必修的学分,以及通识教育、体育、资讯科技、副修或选修科目。学生可按个别情况及兴趣订定其修业进度,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并符合主修课及 大学其他毕业规定,便可获颁学士学位。
学生来校报到注册后即成为正式本科生,入学时就其所属人文、理科、工科、商科专业大类的相关学系中选择并提出专业意愿。学生于第一学年修习所选择主修专业的基础科目,及其他通识、语文等课程,利用第一年时间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适应新的学习及考试模式。按个别学系安排,学生可于第一或第二学年确定主修专业。
2023学年本科专业一览表
专业备注:
下列备注适用于带有标注相应数字的专业:
1可于第一年选择为主修专业,入学时或须通过有关学系甄选面试始能修读。
2不适用于第一年课程。学生须以第一学年成绩申请以该等课程为主修专业(个别专业并须以转系方式),经遴选并符合有关学系的规定,才能于第二年修读。
3可于第一年选择为主修专业,接受人文类、理科类、工科类及商科类学生,高考英语单科成绩须达总分的85%或以上。
4能操流利广东话。
5高考成绩总分达88%或以上的学生最早可于第一学年初选定主修专业。
6人文类学生于入学时须选择社会科学院。首学年修习学院基础课程,不带主修科。完成首年课程后,学生可于学院所设的十项课程中选择其一为第二、三及四学年之主修。
7学生完成首年课程后可自由选择此课程作为主修专业。
8学生必须符合有关课程的入读规定始能于第二学年作为主修专业。
9学生须经「理学」选定相应的主修专业,并通过遴选及符合有关学系的规定,最快可于两个学年后申报修读。
10有志入读理学院的学生建议具备两个或以上的理科科目(生物、化学、物理) ,也接受人文类、工科类及商科类学生。
11高考英语单科成绩须达总分的85%或以上。
12须有一科理科科目。
13完成首年课程后,学生可选择计算机工程或计算机科学作为主修。学系将根据学生第一学年成绩及学系相关规定,以决定学生之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