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涯规划>招生、录取资讯>招生、录取详情

25年高考新专业来了,快来更新你的升学计划

发布于2025年04月23日      已有17人阅读

2025422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

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列29种新专业,纳入2025年高考招生。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845种专业,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增设区域国别学、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

-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增设智能分子工程、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设国际邮轮管理、航空运动等专业。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视听工程、数字戏剧等专业。

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教育部首次建立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共有6.28万个。教育部将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与就业工作的联动,指导高校持续调整优化存量专业,加强各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分析,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文件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1NjE3NQ==&mid=2650169057&idx=1&sn=a735dcf848d579eb244f95ccad5c85a4&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A1NjE3NQ==&mid=2650169058&idx=1&sn=0fc34c0ddb89650ada95f1693b40169b&scene=21#wechat_redirect)

 

 

 

 基于这次教育部新增专业及专业设置联动机制的变革,我们也想给各位高中生同学一些参考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

 

一、把握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方向,优先选择高潜力领域

1.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专业

   - 推荐方向: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服务“双碳”战略)、区域国别学(国际关系研究)、健康与医疗保障(应对老龄化)、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强国建设)等。  

   - 理由:这些专业直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支持力度大,未来就业领域稳定且需求旺盛。例如,碳中和领域预计带动万亿级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在能源转型中具有核心竞争力。  

   - 适配学生:理科生可关注“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文科生可考虑“区域国别学”或“健康与医疗保障”。

 

2. 抢占科技前沿交叉学科  

   - 推荐方向:智能分子工程(新材料研发)、时空信息工程(北斗导航应用)、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高端医疗设备)、低空技术与工程(低空经济)等。  

   - 理由:AI、大数据、空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催生新职业需求。例如,武汉大学的“时空信息工程”已与华为、大疆等企业合作,培养智能驾驶、灾害救援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 适配学生:数理基础扎实、对技术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可优先选择此类专业。

 

二、结合兴趣与学科优势,理性选择“人工智能+”交叉专业

1. AI赋能的传统学科升级

   - 推荐方向: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革新)、智能视听工程(媒体技术)、数字戏剧(文化科技融合)、智能影像艺术(影视特效)等。  

   - 理由:AI技术正深度渗透各领域,如“数字戏剧”专业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培养沉浸式演出设计人才,契合文旅产业升级需求。  

   - 适配学生:文科生可关注“数字戏剧”“人工智能教育”,理科生可探索“智能视听工程”。

 

2.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兴方向  

   - 推荐方向:舞蹈治疗(心理康复)、音乐科技(智能乐器开发)、虚拟空间艺术(元宇宙设计)等。  

   - 理由:艺术类新专业注重跨学科能力,例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舞蹈治疗”通过肢体语言干预心理疾病,就业场景覆盖医疗、教育、社区康养。  

   - 适配学生:艺术特长生或对心理学、设计感兴趣的学生。

 

 三、规避风险:警惕撤销/停招专业,关注区域产业需求

1. 避开传统过剩与低就业率专业

   - 风险提示:2024年撤销专业点1428个,停招2220个,包括:

l 传统过剩专业:如部分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等。

l 就业率偏低专业:部分高校的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等。

l 重复设置专业:同一区域内多所高校开设的同质化专业。

   - 建议:查询目标院校近3年专业调整情况,避免填报已停招或就业率偏低的专业。

 

2. 结合区域产业布局选择专业

   - 区域适配策略:  

     - 沿海地区:优先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邮轮管理(如上海海事大学)。  

     - 中西部地区:关注能源与交通(如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区域国别学(涉外人才培养)。  

     - 制造业发达地区:选择智能分子工程、低空技术与工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升学与就业双导向:关注培养模式与就业资源

1. 本硕博贯通培养项目

   - 推荐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的启明本硕博实验班(“3+1+X”模式),涵盖机械工程、光电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大四衔接研究生课程。

复旦大学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通过“一生一芯”项目对接头部企业实习。  (https://xxgk.fudan.edu.cn/54/2a/c5200a676906/page.htm

   - 适配学生:目标明确从事科研或高端技术领域的学生。

 

2. 就业资源丰富的校企合作专业

   - 案例:武汉大学“时空信息工程”与中国航天、华为合作;南昌大学“老年医学与健康”依托附属医院和养老研究平台,就业覆盖医疗、康养机构。  

   - 建议:优先选择有明确校企合作或行业资源支持的专业。

 

 

2025年新增专业体现了国家战略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逻辑。高中生需结合自身兴趣、学科优势及区域产业特点,优先选择政策支持、就业资源丰富的交叉学科,同时规避传统过剩专业。建议通过生涯规划课程、校友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专业内涵,平衡升学风险与机遇。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