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如何讲究梯度主攻第一志愿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6-20 已有 人阅读
今年,我省对志愿填报做了很大的调整,设了一个第一志愿,四个平行的第二志愿。面对新的调整,填报志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相关人士。
主攻第一志愿
填报志愿的方式和技巧很多,具体来说可以用“科学填报、冷热搭配、注意梯度、留有余地”这16个字来概括。所谓科学填报,就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尽量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掌握招生政策,熟悉招生办法,做到知己知彼,避免盲目填报。
每年高校招生都存在一些高校报考的人多,一些高校报考的人较少的现象,即使是同一高校,专业不同录取分数也不一样。考生应理性分析,不能盲目追逐所谓热门或者企图“爆冷”,而应该在填报志愿时“冷热搭配”。
填报志愿,无论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都应注意梯度,也就是说志愿学校之间,志愿专业之间,应拉开一定的分数差距。梯度掌握好了,可以提高志愿的有效性。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应注意,不能把志愿填得太“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适当填报一些保险系数较大的高校。
高考填志愿要注意弄清录取程序
按照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先对考生的投档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并由计算机逐个检索考生所填的A、B、C、D院校志愿。如果考生的投档分数达到志愿中所有院校的条件,则只投考生的A志愿;如果考生有两个志愿符合院校的投档条件,则只投前面的那个志愿;如果考生分数不符合所有填报院校志愿的投档条件,则不投档。如投到某所院校后因故被退档,不再补投到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只能参加征求志愿投档。只有当上一位考生的4个志愿检索完毕后,才对下一位考生进行检索。
把握志愿梯度
按照“冲、稳、保”的原则来填报志愿,同批次里志愿间的梯度拉开了,你所填报的志愿也就非常稳妥了。对第一次实行平行志愿地区的考生而言,以往没有相关位次录取信息的参考,针对这一情况,考生要把往年的高校录取分数转换成位次信息——我省在公布高考分数时,要公布分数段的人数,在了解了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后,可以大致推算出高校录取的位次,然后与自己的位次进行比较,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志愿。
在平行志愿投档的过程中,是依次检索,四个平行志愿也是一、二、三、四的顺序,建议考生在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上增大保险系数,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后,电子档案不管是投没投出去,都没有补投机会了,只能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
还有的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导致很多考生不愿意报考,因此,这些院校的录取分数就相对偏低一些。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而是学校的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办学规模等所决定的。对这些高校,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要把眼光放长远,说不定,到这些大学求学、深造,更能带给你别样的收获。
对于“专业服从调剂”一栏,考生必须慎重对待。一般来说,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投档比例都比较小,一般是1.05∶1,但再怎么低,也有考生会被退档。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扁平化”,考生之间的分数更为接近,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分数段内,特别是在考生集中报考的某个重点院校和某个热门专业时,这一现象特别突出,那么高校在安排专业时就比较困难,很多考生志愿无法满足,要想不落选,就只能依靠调剂录取。而调剂又会遇到一个问题,很多高分考生由于担心自己被调剂到不想就读的专业,所以在填报时不愿服从调剂。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记者: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