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考前如何准确自我定位
来源:转载 发布于 2011-03-07 已有 人阅读
针对辽宁省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家长有必要对考生处于哪个层次提前进行定位,以便于及早锁定目标范围着手相关院校的考察和了解。为此,我们介绍两种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定位方法。
一、根据考生模拟考试的名次定位。就普遍规律而言,越接近高考的考试结果越能反映考生的现状。就在高三下学期组织模拟考试(一般四次)的考察目的和命题思路来看,一般是第三次模拟考试最能反映考生的综合实力;就考生自身感觉而言,应该是发挥最正常的考试结果最能代表高考水平。实际中我们建议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来确定名次,建议对四次模拟考试的权数分别按10%、20%、40%、30%分配。
例如:在学校组织的4次模拟考试中,某考生第一、二、三、四次模拟考试在全年组的名次分别是130、150、90、110名,则加权名次为:130*10%+150*20%+90*40%+110*30%=112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加权平均名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并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对权数分配方案进行调整,使其尽量接近实际情况。假设考生所在高中历年平均上线人数为一本50人,二本累积(含一本)130人,三本累计160人,专科累计260人。若考生在全年组的平均名次在260以内,则应属专科范围,以此类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满足多数考生的定位要求,尤其对于处在二本及其以下层次的考生基本可以这样定位。但对于进入一本录取批次的考生,还要结合对所在高中总体情况的分析来做最后的段位分析。要考察一下全年组进入一本批次的考生的成绩分布是否正常,看中间有无断层。比如,虽然你所在学校前几名已具备冲击清华、北大的实力,但中间有一定分数落差,形成了断层,那就必须调整断层造成的错位,换句话说,还得结合考试的具体分数来给自己定位。
二、根据考生各次模拟考试成绩的分数线差定位。同样假设考生所在高中历年平均上线人数为一本50人,二本累积(含一本)130人,三本累计160人,专科累计260人。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若把各次模拟视为正式高考的话,本校每次模拟考试第50名的成绩应该最接近一本控制分数线。同样,把本校每次模拟考试第130、160、260名的模拟成绩分别作为全省二本、三本、专科控制分数线。如果考生处于一本层次,则用考生没次模拟成绩减去各次模拟考试第50名的成绩,得出考生各次模拟线差,然后求出平均模拟线差。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不出意外,在高考中该考生也将比一本控制线高出这个线差。
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可找到考生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