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未来发展 填报高考志愿需注意冷热调节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6-12 已有 人阅读
专家建议,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不应只把注意力放在专业的冷热上,而应把眼光放远,更注重自我发展和提升
-李雪林 余倩倩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在考生们抓紧时间进行最后冲刺的同时,高考志愿的填报问题也摆在了考生和家长面前。
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每年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近年来,金融、经济类专业成为考生眼中的香饽饽,不少考生不考虑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盲目报考,结果落空;有些学生重专业、轻学校,为了一般院校的“热门”专业放弃了重点院校所谓的“冷门”专业,引发人才供需的不平衡;还有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唯父母之命是从,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结果影响学习效果。
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校和专业
每年高校录取过程中都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高考成绩不错,上了重点院校的录取投档线,但由于志愿填写过高或过低,最终未能进入理想高校。对此,专家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衡量自己,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
专家指出,要全面认识自身条件,考生必须从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对自己进行综合考量。在智的方面,除了要估计自己的高考水平外,也要参考自己在中学里的学习成绩。此外,个人特长和各类竞赛的得奖情况也应纳入考生的考虑范围,比如,在市级以上的计算机比赛中得过奖的考生如果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就比较有利。
学生还不能忽略对自身体育
正确看待“热门”和“冷门”
其实专业并没有绝对的“冷门”或“热门”,两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有些专业在高考填报时乏人问津,但到了就业时,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却抢手起来,而考生争相填报的专业到时则可能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因此考生们不必为了讲实惠、赶时髦而盲目地追求“热门”专业,冷落了一些被认为是艰苦的、回报低的但却是国家急需人才的行业。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非都适合所谓的“热门”专业。
对此,专家指出:考生选择志愿时应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实际能力,并适当注意避开一些过分“热门”的学校(专业),把选择志愿的面拓宽一些,而不应只把注意力放在专业的冷热上,注重自我发展和提升更为重要。
合理定位减少外界干扰 家长要做好顾问
合理定位减少外界干扰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或多或少会受到身边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其中自然不乏有益的建议,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干扰。比如,一些家长一心盼着子女进入理想的学府,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在无形之间给孩子施加了不少压力,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求保险系数,人为地要求学生降低标准填报学校和专业。此外,同学之间对于就业状况、福利待遇等问题的讨论也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选择,造成志愿填报的趋同。
对此,专家提醒考生,要扬长避短,合理定位,排除干扰。不要以自己的弱项去填报有限制的专业,而要将自己的强项凸现出来,并把自己的水平合理地融进整个志愿体系。
家长要做好顾问
在考生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有广阔的胸怀和长远的目光,尊重子女的理想、爱好、志向,鼓励子女到最有利于他们成才的学校和专业去学习。不少考生正是在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下,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取得了优异的表现。但也有些家长不尊重子女的意愿,不从实际出发,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专家指出,在填报志愿时,家长不应包办代替,不要做“法官”,而应做顾问和向导。一般来说,家长的社会阅历比考生要丰富一些,家长对子女选报志愿提出参考意见进行正确的指导,是完全应该的。当家长与子女意见不一致时,应该采取民主协商的办法和循循善诱的态度。如果家长意见比较全面正确,考生一时接受不了,可请有经验、有威望的亲友、教师一起做工作,切不可简单粗暴,采用高压政策。
教师要做好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