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人士谈平行志愿:参考政策郑重决策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6-12 已有 人阅读
平行志愿"形势下,高校招生负责人为考生填报解疑释惑
参考招生政策郑重决策
近日,沪上各所高校都陆续公布了2008年招生政策、方案,如何在志愿填报和选专业时与参考各校的招生政策相结合?填报志愿时最应注意些什么?记者请来复旦大学招办主任郑方贤、同济大学招办主任肖亮华、上海财经大学招办主任魏立东为考生支招,几位专业人士都表示,了解招生政策,确实有助于学生填好志愿。
对策1政策关键词: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
上海财大招办主任魏立东告诉记者,招生政策对学生填报志愿而言属于客观范畴,虽然不会对学生构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了解招生政策还是填报好志愿的各方面准备之一。
一般而言,各高校招生政策主要包括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学金和助学金。其中,在执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各个学校录取规则相差不多,但在专业录取时各有差异,如上海财经大学在专业录取时采用33111原则,即第二、三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3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第四、五、六专业志愿的考生每一档降1分与前一专业志愿的考生排序录取,例如:一名500分的考生在第三志愿录取时只相当于494分,第六志愿录取时只相当于491分。而同济大学一般情况下,第一专业志愿优先2分录取专业,其余专业志愿之间录取分数高者优先录取,同等录取分数情况下,专业志愿在前者先录取。
同济大学招办主任肖亮华也表示,各所学校在专业录取时的方式不同,但学生都应该客观地参考往年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结合自己的情况尤其填好第一专业的志愿。此外,在收费标准、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政策上,各个高校也各有千秋。
对策2填报要点: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如何结合学校招生政策填报平行志愿?魏立东特地为考生写了一篇《平行志愿ABC》的指导文章,文中他表示,平行志愿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减少考生的压力,降低填报志愿中的博弈成分,但并非平行志愿就能消除所有的风险。魏立东提出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方法。
在A、B、C、D四个平行志愿中,“冲一冲”就是在平行志愿的A位置报学生所心仪的学校,而且估计自己高考超常发挥的情况下,成绩有可能被这所学校录取。“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把握在选择的学校中能够处于高分段的位置,就一定要考察这所学校的所有专业,看看能否接受调剂到其他专业,否则被退档的后果不堪设想。”
“稳一稳”就是在平行志愿的B位置上,填上学生心仪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在高考正常发挥时候有把握考入的学校。“当然,谁都不能保证自己高考时不会有闪失,万一高考没有考好怎么办?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有所准备,也就是在平行志愿的D的位置上一定要选择一所学校起到‘保一保’的作用。”
至于平行志愿的C位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各自的情况选择“稳一稳”或者“保一保”。应该提醒学生的是,对每个学生来说,在选择“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学校时,学校在志愿位置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某一所大学对A同学来说是填在“冲一冲”的位置,而B同学会把它放在“稳一稳”的位置,也许C同学会把它放在“保一保”的位置。
对策3考虑两点:结合健康状况选学校比选专业重要
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强调,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必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十分清楚,必须详细了解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自己身体状况所不适宜报考的专业,考生可参照学校所公布招生计划的备注栏内有关说明。“在此,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考生必须如实地在体检表上反映本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入学后的体检复查中发现考生有隐瞒病史等行为,按照《复旦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入学与注册’的有关条例规定,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实行“平行志愿” 选专业还是学校
[突出难题]
实行“平行志愿”,选专业还是学校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今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如果考生特别喜欢某个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应怎么填?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负责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徐小薇。
-对选学校者:“名牌”和特色高校各有千秋
在往年的高考中,许多考生同样也会面临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难题。已从本市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华玲(化名)就向记者抱怨,当初考大学就想进“名牌”,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注重选学校,最后如愿以偿进入了名校,但专业却被调剂到了自己最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找工作时也因为专业的限制,无法进入自己喜欢的行业。
但她提醒考生,“好”学校中其实也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也有强项专业和弱项专业。不少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的尴尬:学校上进一档,在专业上可能要退一步;录取批次上一等,学校实力就不能挑剔。对于想要选专业的考生来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适合的领域;其次,在兴趣的基础上寻找专业;然后再对拥有相同专业的学校进行纵向的比较;最后再根据自己的成绩在这些学校中进行选择。
在上海的高校中,有许多并不是名牌的综合性大学,而是像外贸学院一样的商科学校,有很强的专业性背景。同样的专业,有的普通院校的专业排名可能比一些名牌大学还要靠前。而有的学校的专业是全国特色专业,或是全国重点专业,考生在选择时应该了解清楚。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名单,许多重点学科可能还散见于一些非名校之中。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考生也可以作参考。
-对选专业者:切莫处于“压线”边缘对于一些A志愿抱着“冲一冲”想法的考生来说,徐小薇提醒,可能会面临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难以取舍的情形。这要看考生的关注点是放在学校还是专业上面。如果更在乎学校的品牌,那么可以学校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则可以专业为线索进行选择;如果特别喜欢某非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当然可以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把这所学校作为A志愿,把喜欢的热门专业作为第一专业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