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钦以33岁入选,荣膺“中国最年轻经济学家”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1-03-19 已有 人阅读
2009年1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正式发布《2008(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全国共有868位杰出学者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以203位学者入选全国最多,堪称“中国社会科学智库”;高校成我国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主阵地,北京大学入选的学者和校友人数最多,高居全国高校首位,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列第二和第三。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钦博士以33岁入选成为“中国最年轻经济学家”,38岁的北京理工大学刘芳副教授荣膺“中国最年轻女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以75600篇的新闻报道成曝光率最高的“中国社会科学家”,吴敬琏、王蒙紧随其后。
《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机构联合完成, 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连续第2次发布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介绍说,开展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遴选工作,目的在于国家及社会各界应尽早遏制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评价和引进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考生及学生家长在高考与考研时选择就读高校及专业、选择研究生导师提供参考。
主流的评价理论依据、正确的评价舆论导向,确保了遴选结果具广泛代表性
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评价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是否杰出的唯一标准是其是否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学术成就。课题组在内部充分讨论、外部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最终确立了由成果评价和学术评价两大原则构成的、包括25个评价指标的遴选评价体系。以主流的评价理论依据、正确的评价舆论导向、科学的评价核实方法、客观的评价过程结果和中肯的评价预测分析,确保了最终遴选出的“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具有较高认同度和广泛代表性,能够代表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成就和最顶尖人才梯队。
2008(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遴选评价标准
遴选原则 |
序号 |
遴选指标 |
覆盖学科 |
主管或设立机构 |
遴选等级 |
遴选说明 |
成果评价 |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
综合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
二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2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综合 |
教育部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3 |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
综合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
入选作者 |
第一完成人 |
|
4 |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综合 |
教育部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5 |
吴玉章人文社科基金优秀奖 |
综合 |
吴玉章基金委员会 |
特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6 |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 |
文学 |
王力语言学奖金评委会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7 |
钱端升法学成果奖 |
法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8 |
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 |
法学 |
中国法学会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9 |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
经济学 |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 |
著作奖 |
第一完成人 |
|
10 |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
经济学 |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11 |
金岳霖学术奖 |
哲学 |
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12 |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
历史学 |
郭沫若基金会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13 |
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 |
历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一等奖以上 |
第一完成人 |
|
学术评价 |
14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综合 |
中国科学院 |
学部委员 |
社科领域 |
15 |
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院士 |
管理学 |
中国工程院 |
院士 |
社科领域 |
|
16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综合 |
国务院办公厅 |
委员 |
社科领域 |
|
17 |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
综合 |
教育部 |
委员 |
|
|
18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综合 |
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 |
特聘教授 |
社科领域 |
|
19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综合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学部委员、荣誉委员 |
- |
|
20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 |
综合 |
南京大学 |
引文数位居前列者 |
- |
|
21 |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
法学 |
中国法学会 |
- |
- |
|
22 |
全球前1000名世界经济学家 |
经济学 |
欧洲经济学与统计学研究中心 |
- |
- |
|
23 |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 |
经济学 |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 |
- |
- |
|
24 |
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
管理学 |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
一等奖以上 |
- |
|
25 |
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 |
管理学 |
美国公共行政学会 |
- |
- |
入选学者七成来自高校,中国社科院入选人数全国最多,
报告显示,依据“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遴选评价标准,共有来自全国10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等单位的868位学者入选。其中高校入选的学者最多,约占总数的70%以上,可见高校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其次是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的学者人数最多,有203人,约占总数的23.38%,中国社科院作为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研究重镇的地位短期内无可撼动,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端人才密集度最高之地。
北京大学入选人数全国高校最多,人大、复旦紧随其后
结果显示,北京大学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学者有83人,高居2008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排行榜首位,遥遥领先于其他高校,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师资最为雄厚的大学,北大几十年的文科优势地位无人撼动,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有49人,位居第二;复旦大学有36人,位居第三;武汉大学有26人,位居第四;北京师范大学有25人,位居第五;华东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24人,并列第六;南京大学有16人,位居第八,南开大学和厦门大学各15人,并列第九。
2008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排行榜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学者人数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83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50 |
3 |
复旦大学 |
上海 |
36 |
4 |
武汉大学 |
湖北 |
26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25 |
6 |
清华大学 |
北京 |
2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24 |
|
8 |
南京大学 |
江苏 |
16 |
9 |
厦门大学 |
福建 |
15 |
南开大学 |
天津 |
15 |
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昭示,一流大学必然有一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本次入选学者人数在5人以上的高校有25所高校,基本上均是我国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或专业性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分析指出,值得关注的是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传统理工科高校在经济、管理和法学等领域实现突破,入选杰出学者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特别是清华大学上个世纪50年代初全国院系调整时文科外调,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建设文科,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优势,相信假以时日清华大学必将成为北大和人大等文科强校强劲的竞争对手。
法学领域入选学者最多,其次是历史学
从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学者所属学科门类分布来看,法学入选学者人数最多,有196人,位居各学科首位;其次是文学有177名学者,位居第二;经济学有168人,位居第三。其次是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管理学。从入选学者所属一级学科来看,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人数最多,各有122人,并列第一;应用经济学有93人,位居第三;农林经济管理人数最少,有1人。
入选女性杰出学者仅有5%,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报告还公布入选学者的性别、民族和姓氏等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学者中,女性学者只占极少数,仅有44人,约占总数的5.07%,比例较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课题组咨询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刘尧教授分析说,原因在于男女的社会分工和角色不同,男女的追求和感受幸福的基点不同。女性人文社会科学家主要分布在法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在入选学者中,汉族学者840人,少数民族学者28人,约占总数的3.23%。其中28名少数民族学者来自8个少数民族,约占我国少数民族总数的14.55%。从各少数民族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人数来看,回族、蒙古族是入选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各有8人。
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百家姓”,陈王张李姓人数最多
结果显示,在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中,共有199个姓氏。其中陈姓学者最多,有57人;王姓学者有56人,张姓学者有42人,李姓学者有36人,刘姓学者有30人。入选人数在10人以上的姓氏有19个,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入选学者人数最多的十大姓氏依次为陈、王、张、李、刘、杨、吴、黄、郭、林、赵、朱。
改革开放人才成长提速,33岁王钦成“中国最年轻经济学家”
报告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出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951-1960、1941-1950、1931-1940、1921-1930。其中入选学者当中近17.74% 学者已经过世,均是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做出重大贡献、在学界和全社会有重大影响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1951-1960出生的学者人数最多,有203人,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冯用军指出,1961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学者也较多,有77人,约占总数的9%左右,1975年出生的中国社科院学者王钦博士是入选学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刘芳副教授是“中国最年轻女文学家”。可见,改革开放为我国拨尖创新人才的涌现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2008中国最年轻的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分学科按出生时间排序)
序号 |
研究领域 |
姓名 |
工作单位 |
性别 |
出生时间 |
学历 |
1 |
经济学 |
王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男 |
1975 |
博士 |
2 |
历史学 |
沙武田 |
兰州大学 |
男 |
1973 |
博士 |
3 |
文学 |
刘芳 |
北京理工大学 |
女 |
1970 |
硕士 |
4 |
法学 |
刘俊海 |
中国人民大学 |
男 |
1969 |
博士 |
薛虹 |
外交学院 |
女 |
1969 |
博士 |
||
5 |
教育学 |
石中英 |
北京师范大学 |
男 |
1967 |
博士 |
6 |
管理学 |
唐立新 |
东北大学 |
男 |
1966 |
博士 |
7 |
哲学 |
杨庆中 |
中国人民大学 |
男 |
1964 |
博士 |
入选学者学历层次高,博士学历者占三成多
报告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的学历层次较高,其中,硕士以上学历者占总数的55.13%,其中博士(含副博士)学历者占总数的32.18%;本、专科学历者占总数的44.52%,另外具有中专(含)以下学历的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占总数的0.35%。,入选学者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者约占总数的13.61%,其中约50.85%的学者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含副博士)学位。入选学者留学的国家主要分布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依次是美国、前苏联、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波兰等国。其中在美国就读并获学位的学者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北大和人大毕业的学者最多,摘得“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美誉
统计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中,1952(含)年以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学者人数最多,有124位校友入选,以绝对优势高居2008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排行榜首位,勘称“最高产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学者有100人,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遥遥领先与其他高校,摘得“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美誉。复旦大学有47人,位居第三;武汉大学有31人,位居第四;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各26人,并列第五;北京师范大学25人,位居第七;华东师范大学有22人,位居第八;南开大学有19人,位居第九;西南政法大学有17人,位居第十。
2008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排行榜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校友人数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124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100 |
3 |
复旦大学 |
上海 |
47 |
4 |
武汉大学 |
湖北 |
31 |
5 |
吉林大学 |
吉林 |
2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26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25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
22 |
9 |
南开大学 |
天津 |
19 |
10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 |
17 |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指出,在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培养方面综合性大学优势明显,入选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大部分学者毕业于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毕业于理工科大学的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人数相对较少。此外,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明显的特色型大学如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也涌现出了相当数量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这充分说明:一方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需要较长的历史积淀,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涌现需要有较浓厚的学术氛围,因而综合性大学在培育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另一方面,特色型大学也可以通过在某一以及相关领域深耕细作,谋得一席之地,因此,引导各大学建构自身的特色在当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苏浙湘鲁沪出生的学者人数最多,堪称“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
结果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出生在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江苏出生的学者人数最多,有132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浙江出生的有85人,位居第二;湖南出生的有67人,位居第三。山东出生的学者有65人,居第四;上海有63人,居第五。江苏、浙江、湖南、山东、上海出生的学者合计有412人约占总数的47.47%,将其他省市远远抛其后,堪称“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湖北有42人,居第六;辽宁有41人,居第七;四川和河北各有35人,并列第八;安徽、北京和广东各有33人,并列第十。
从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学者的出生地区分布看,入选学者人数在50人以上省市自治区有5个,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等地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的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和湖南等省市,是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高产区”。但入选者分布地区并不一定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如湖南、湖北入选者是广东、福建的2倍多。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整体而言,决定入选者分布的第一位因素是地区历史上的人文积淀厚度,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都是我国历史上文人名家辈出之地;第二位因素才是经济发达程度。
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出生地区分布情况
名次 |
所属地区 |
省市名称 |
学者人数 |
1 |
华东地区 |
江苏 |
132 |
2 |
华东地区 |
浙江 |
85 |
3 |
中南地区 |
湖南 |
67 |
4 |
华东地区 |
山东 |
65 |
5 |
华东地区 |
上海 |
63 |
6 |
中南地区 |
湖北 |
42 |
7 |
东北地区 |
辽宁 |
41 |
8 |
西南地区 |
四川 |
35 |
华北地区 |
河北 |
35 |
|
10 |
华东地区 |
安徽 |
33 |
华北地区 |
北京 |
33 |
|
中南地区 |
广东 |
33 |
上海、北京和苏州出生人数全国最多
结果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868位学者在上海市出生的人数最多,有63人,高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首位;北京市有33人,位居第二;江苏苏州和无锡市各有19人,并列第三;江苏南京市有17人,位居第五;天津市、浙江杭州和江苏宁波各有16人,并列第六;江苏南通和辽宁沈阳各有15人,并列第九。
以出生人数达到10人的城市看,入选者出生城市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和经济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其次即并非直辖市、省会城市,但是分布上述城市周边地区,接受上述城市辐射程度较其他城市更为深广,因此涌现杰出人才的几率也较高,这在江浙地区表现最为突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专家王凌峰博士指出,出生10人以下城市分布高度分散,不具有显著的分类特征,表现出人才产出中,除却诸如历史文化、经济发达程度等一些主要的、长期性因素的影响之外,人才产出的随机性因素影响也始终是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失。
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出生城市分布情况
名次 |
省市名称 |
城市名称 |
城市类型 |
学者人数 |
1 |
上海 |
上海 |
直辖市 |
63 |
2 |
北京 |
北京 |
直辖市 |
33 |
3 |
江苏 |
苏州 |
|
19 |
江苏 |
无锡 |
|
19 |
|
5 |
江苏 |
南京 |
省会 |
17 |
6 |
天津 |
天津 |
直辖市 |
16 |
浙江 |
杭州 |
省会 |
16 |
|
浙江 |
宁波 |
|
16 |
|
9 |
江苏 |
南通 |
|
15 |
辽宁 |
沈阳 |
省会 |
15 |
林毅夫媒体曝光率最高,北京经济学家成主流
结果显示,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的专职学者中,媒体曝光率最高的学者是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媒体报道的次数高达75600篇,遥遥领先其他学者,高居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媒体曝光率排行榜首位,成为我国最受媒体关注的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吴敬琏有70100篇新闻,居第二;王蒙有53100篇,居第三;樊纲有41500篇,居第四;厉以宁有36000篇,居第五;钱颖一有29600篇,居第六;张维迎有28700篇,居第七;吴晓求有25200篇,居第八;季羡林有21900篇,居第九;余永定有19500篇,居第十;从哲学学者的工作单位所在地区来看,媒体曝光率最高的前二十位学者除复旦大学的葛剑雄外,其余学者均在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工作。
报告指出,入选学者及其分布领域的关注度跟我国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重点和热点有关。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拉开了探索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序幕,经济学日益成为显学,经济学家也相应受到高度关注,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学者群体;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法学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媒体曝光率也较高;而文学家受到关注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在同一领域受关注的学者之中,由于其发言的影响力和研究的社会性的差异,不同学者所受关注程度也相差巨大,一般而言,研究领域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术型学者关注度偏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关注度方面的表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媒体曝光率排行榜(前20强)
名次 |
学者姓名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新闻数量 |
1 |
林毅夫 |
经济学 |
北京大学 |
75,600 |
2 |
吴敬琏 |
经济学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70,100 |
3 |
王蒙 |
文学 |
文化部 |
53,100 |
4 |
樊纲 |
经济学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 |
41,500 |
5 |
厉以宁 |
经济学 |
北京大学 |
36,000 |
6 |
钱颖一 |
经济学 |
清华大学 |
29,600 |
7 |
张维迎 |
经济学 |
北京大学 |
28,700 |
8 |
吴晓求 |
经济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25,200 |
9 |
季羡林 |
历史学 |
北京大学 |
21,900 |
10 |
余永定 |
经济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9,500 |
11 |
纪宝成 |
管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18400 |
12 |
陈锡文 |
经济学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16,200 |
13 |
李银河 |
法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5,900 |
14 |
李稻葵 |
经济学 |
清华大学 |
15,200 |
15 |
胡鞍钢 |
经济学 |
清华大学 |
15,100 |
16 |
周其仁 |
经济学 |
北京大学 |
14,400 |
17 |
郑功成 |
法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12,500 |
18 |
葛剑雄 |
历史学 |
复旦大学 |
11,300 |
19 |
张新宝 |
法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10,800 |
20 |
喻国明 |
文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1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