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现“拷贝族”“拍拍族”引争议:是创新还是偷懒
来源:转载 发布于 2011-03-21 已有 人阅读
上课时用镜头记笔记,下课
高校拷贝族、拍拍族是创新还是偷懒
赞同者:可省下精力专心听讲;反对者:边听边记印象才深
考试前,班上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平日认真听课的同学,一本详尽的笔记能够全班疯传——如果你现在还这么想,就证明你离开大学有段时候了。如今,随着计算机以及ppt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在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楼前的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学生或背书,或做练习。被问及平日是如何记笔记时,一名女同学说通
大一的戚同学,读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笔记常常都很多。公务员制度解析课是戚同学的选修课,要命的是这样的选修课是没有参考书籍的,复习全靠平时上课记的笔记。“有时上课我会听到相机快门按钮的声音,下课后常常有几个男生走到黑板前,拍下老师刚刚布置下的作业、笔记。”戚同学说,一到考试前几周,大家都会在上课之前或者是课间休息的
不过,也有学生认为,“拍拍”和“拷贝”都是在偷懒,“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师大二年级的丁同学就读的是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以及古代汉语笔记虽然较多,但她在课堂上一直坚持一
师大能源环境专业的张同学也说,偶尔老师布置一黑板的作业时,班上也会有同学,拿着相机或手机对着黑板狂拍。“我倒是不会考虑靠拍照来做笔记,因为我的手机相机像素不够高。如果要去为此配备一个相机的话,成本又太高了。”
就读于云大化学系的陈同学遇到过一个不喜欢学生拷贝自己课件的老师,老师拒绝的原因是“自己做好的资料拷贝给学生,如果被学生传上网影响不好”。在云南师范大学,记者遇到刚上完教育学课的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系的一位老师则鼓励学生拷贝。她说,如果自己在讲课,而学生光顾埋头做笔记的话,对讲课的内容就会不理解甚至囫囵吞枣。因此,有时候会提醒同学“用心思考,不要只顾记笔记,下课后我可以把课件拷贝给你们”。在下课之后,这位老师也会在课堂留一段时间,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拷贝课件。(都市时报实习记者 帅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