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腾讯嘉宾聊天室,我是圆圆。都说高考是三大战役,第一场是考试,第二场是估分,第三场是填报志愿。今天我们节目请到了高招报考专家张艺执老师跟广大网友一起分享第三场战役。首先有请我们张老师,欢迎您!我相信各位考生尤其是家长朋友对我们今天的这场访谈已经期待已久了,期待您今天精彩的回答,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张艺执:各位网友,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2008年是奥运年,比较特殊,所以节目一开始,我想提问的问题就是全国高校2008年的招生的形势,您觉得会是怎样的一个趋势呢?
张艺执:今年高考招生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严峻的,全国今年的考生超过1000万这是毫无疑问的,估计要是按照去年的人数的增长比例今年可能达到1080万左右,去年有1010万。今年的高考招生计划总体上是599万,这其中本科生是300万,余下的就是高职高专计划了。因此总体上他的计划的录取率只有大概55%左右。当然这是一个全国的总体的形势,因为我们国家的招生实际上它是按照属地化来管理,各个地方的情况就更为重要一些,对考生来说。因为我们国家各个地方因为幅员辽阔,很广大,这样的话,情况就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它的计划录取率要高一些,有的达到了70%到80%,可是有的地方却很低,只有40%左右,比如说像山西省,它今年高考报名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7万人,可是它的招生计划只有16万。所以这样的话,他的招生比例只有40%多一点,所以这个形势就更为严峻。当然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地方也是这样的情况,招生的计划的录取比例稍微低一些。所以我们考生尤其要对所在地的情况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样的话,做到胸有全局,考虑问题更加全面的来填报志愿。这样的话,就会有助于你成功的填报。
现在全国有几种填报志愿的方式?
张艺执:我们国家目前现在有三种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第一种是考前填报志愿,这个时间大体上都是在5月,从上旬到中旬之间,当然这个已经都过了。这种填报的方式我把它定义为猜分填报。因为毕竟你没考试,填报志愿你不知道自己的分数是多少。现在目前我们国家只有两个直辖市来采用这种方式。一个就是北京市,另外一个就是上海市。 他们都已经填报完成了。
第二种方式是考后估分填报,简称为估分填报。这个填报的时间都是在高考考试完成以后,时间大体上是在9号到20号之间这么一段时间填报高考志愿。目前我们国家实行估分填报的省市区也只有7个,那就是天津、辽宁、黑龙江、山西、河南、陕西、新疆。他们是估分填报。
第三种方式就是考后据分填报。这种方式就是说剩下的除了那9个以外,这22个省市区全部都是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我把刚才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就从采用多寡的情况来看,很明显据分填报这种方式对考生更为有利一些,因为他首先知道了自己得分数,考分是多少,你就不用去猜了,也不用去估分了,你很准确的知道了。再一个是这个地方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每个批次也都出来了,一本、二本,甚至有的连专科都出来了,分数线也有,同时一般来讲,要是信息披露好的话,也披露了你这个考试,你这个分数在全省或者是全市某个区域你的位置大概是多少,这样的话,这些资料就更丰富一些,对考生填报志愿就有利一些,目前全国就有这三种方式。
考生填报志愿时应该按照哪几步走?
张艺执:考生填报志愿的步骤应该说不能够完全按一个统一的模式来走。但是我这里提一个步骤也是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大体上要按这六个步骤来走,第一个首先要做到知己,你要了解自己。第二个就是要知彼。第三步就是要选学校。第四步就是选专业。第五步就是填一个草表,怎么填,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各个专业,最后再正式填报,这个里面我来解释一下,这几个步骤,我认为第五步和第六步必须要分开,而必须要有前、有后。
因为你不能先正式填了再去打那个草表就没有意义了,必须先填那个草表最后再报,这样避免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至于前面的那个步骤,我认为不一定有很明显的界线划分,有时候可能有些步骤缴获在一起,有的时候可能单独分开。比如说像知己就不可能是一些简单的一些事情,什么是知己呢?就是考生要对自己的德智体甚至还要加上美的综合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恰如其份的估价。我通常知己要有六大元素,第一是平时的学习情况,第二是高考考分情况,第三是思想品德情况,第五是家庭经济情况,第六是其他各种情况。你在这个基础之上,这六大要素掌握了是全面了,但是也要恰如其份的,尤其是你对待自己的考分,据分填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拆分和估分填报的地方,把自己得分数如何定位得准一些,这都是一个问题。
然后对考分,你自己把握以后,还有一个怎么正确对待,像这些问题都需要把它了解,都需要把它掌握。因为你正确对待了,你才可能做到恰如其份。你要是不能正确对待,你就不能做到。对你的考分高估了,低估了都不利于你自己的志愿填报
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如何估计各批次的分数?
张艺执:我这个只是讲了知己的情况。还有关于知彼,你要简单的讲什么是知彼呢?知彼就是考生尽可能多的掌握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和资料。稍微展开一点是自己必须要知道五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你要把握高考的招生形势。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形势是全国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当地的招生的形势,还有国家关于新出台的关于高考志愿方面的一些信息政策,这个都得要了解知道。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要解读招生政策,这个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原来我们国家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在这个地方套用一下子,招生政策和策略是考生的生命。所以我们考生一定要非常重视这个招生政策,一定要把它弄懂吃透,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你还要重视招生计划,要把这个招生计划也要了解得很清楚,也要做到胸有成竹来报,你必须要把这个方面的情况你要了解得很透,尤其是现在有一些还比较特殊的情况,这个我们下面再专门讲。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就是你还要摸清高校的底细,就是要比较全面的掌握高校的情况,从总体上简单的来说,你要把握高校的三个方面,第一个你要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第二,你要能够识别高校的优劣和特色。第三,就是要能够比较和区别高校的高低,高校的综合情况。
你还要加以比较,比如说在第一批次当中,你就可以把一些高校进行分档,分成若干个档次,你根据你的志愿填报的情况可以分成五六个档次甚至七八个档次甚至十个档次都是可以,但是我认为如果你有充分的资料把它分得越细是越有利于你自己填报志愿的。这是第四个方面。
知彼的第五个方面就是你要对这个专业要很好的把握,这个具体要做到能够最后很好的来挑选专业的话,你也必须在专业这个方面又要了解具体几个方面。这样才行。
以上讲的就是你既要知己又要知彼,这样才行。在这当中,因为有些情况不是独立的,有的时候它是交互的,你不可能等到完全知己了,再去做知彼的事情,有的时候就需要同时结合来进行,比如说像考后据分填报,一般出成绩都是在6月25号以后,那么你等到这个时间以后你再去做这个事情肯定不合适,所以必须要把它交替结合进去。然后再就是选学校和择专业这当中,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分不开的,有时候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你专门考虑学校,你把这个学校都考虑好了,结果专业不适合或者是有些专业你也很想上,但是这个学校却不在这个地方招生,那怎么办?所以这个必须要把它结合起来。
选择专业方面,要选择传统的还是选择新增的专业?
张艺执:我们可以先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对于新设的专业,这里面我觉得要分几种,第一个就是说,如果新设的这个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而且这些学校的层次都比较高,那么我认为像这样的专业,应该说都是比较好的。大家尽可以放心的报,比如说第一批当中的名校新增设的一些专业,比如说像现在的金融工程这个专业,当然已开设已有几年了,刚开始出来的时候,都是实力很强的院校增设这个,到目前为止开设的院校也不多,大家尽可以比较踊跃的去报,因为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他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认证的,而且教育部给他批示让他新增这个专业也是经过比较认证的,这样才同意批准他开的。这样应该说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就业前景。
下面我还要说一说,你要具体看情况,对于有一些,虽然现在也是属于新增设的目录外的专业,但是有一些专业它是属于旧瓶装新酒这样的专业,虽然也是目录外的,但是它实际上有的很有可能只是改了一个名称而已,原来实际上在以前的,98年的本科目录之前他们实际上也开设了,后来经过专业合并以后就把它省略掉了,所以现在有一些专业,像这样的专业大家就要警惕,就不要轻易的报。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实际上是属于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实际上工作环境可能大家不是那么太认可,这样就根据你自己的想法,你觉得你忽略这一条,然后主要考虑就业前景,那么你就积极的报,如果说你要是综合来讲,那么你就慎重的选择。
至于说这个里面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说,有一些层次比较低的一些学校,比如说二本里面有一些说实话,实力不是那么很强的院校,也没有太多特色的,但是大就是为了我这个学校要把它办得大一点,尽可能由单一的学校向综合类这个方面发展,有的甚至不太顾自己的实力进行跟风,这样设立了一些老的专业,实际上这些专业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就业市场,那也不能这么说。但是这个需要对某一些学校来说,实际上像这样的一些专业按照我的理解它不是全新的专业,跟我刚才讲的还是有区别的。它只是针对某一个学校来说,它原来没有开设这个专业,他新增了这个专业,但是我们要从专业目录的情况来看,它就不是属于完全新增的专业。大家应该这样加以区分。
选择专业方面,要选择传统的还是选择新增的专业?
张艺执:我们可以先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对于新设的专业,这里面我觉得要分几种,第一个就是说,如果新设的这个专业,开设的学校很少,而且这些学校的层次都比较高,那么我认为像这样的专业,应该说都是比较好的。大家尽可以放心的报,比如说第一批当中的名校新增设的一些专业,比如说像现在的金融工程这个专业,当然已开设已有几年了,刚开始出来的时候,都是实力很强的院校增设这个,到目前为止开设的院校也不多,大家尽可以比较踊跃的去报,因为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他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认证的,而且教育部给他批示让他新增这个专业也是经过比较认证的,这样才同意批准他开的。这样应该说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就业前景。
下面我还要说一说,你要具体看情况,对于有一些,虽然现在也是属于新增设的目录外的专业,但是有一些专业它是属于旧瓶装新酒这样的专业,虽然也是目录外的,但是它实际上有的很有可能只是改了一个名称而已,原来实际上在以前的,98年的本科目录之前他们实际上也开设了,后来经过专业合并以后就把它省略掉了,所以现在有一些专业,像这样的专业大家就要警惕,就不要轻易的报。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实际上是属于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实际上工作环境可能大家不是那么太认可,这样就根据你自己的想法,你觉得你忽略这一条,然后主要考虑就业前景,那么你就积极的报,如果说你要是综合来讲,那么你就慎重的选择。
至于说这个里面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说,有一些层次比较低的一些学校,比如说二本里面有一些说实话,实力不是那么很强的院校,也没有太多特色的,但是大就是为了我这个学校要把它办得大一点,尽可能由单一的学校向综合类这个方面发展,有的甚至不太顾自己的实力进行跟风,这样设立了一些老的专业,实际上这些专业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就业市场,那也不能这么说。但是这个需要对某一些学校来说,实际上像这样的一些专业按照我的理解它不是全新的专业,跟我刚才讲的还是有区别的。它只是针对某一个学校来说,它原来没有开设这个专业,他新增了这个专业,但是我们要从专业目录的情况来看,它就不是属于完全新增的专业。大家应该这样加以区分。
如何判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张艺执:考后据分一般是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也知道了各个批次线,比如说我是一批的考生,一批的批次线也出来了,我是在这个一批线上多少,选择哪些学校。如果有的地方信息披露得好,他把考生的排序位置在这个地方大概是多少也排出来了,这个都是比较有利于考生的填报的。但是仅仅有了这些资料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院校的投档线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个需要把握,需要加以预测,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关于如何来预测校线,我自己本人有几个方法,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两线差加修正值法。首先讲一讲这个名词,什么是两线差,两线差是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当地划出来的这个批次线,比如说你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你就是第一批次的这个线,你是第二批次的考生就是第二个批次的线,用学校的线减去这个批次线之间有一个差。这样的话,我们知道两线差以后,一般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你就往往只看这个总分,再一个你是看一年的分数就报了,我觉得,这个是对自己不太负责任。我们这个时候参考的资料至少应该是三年。因为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分析高校今年录取的形势怎么走。你知道了这些情况,那你就利用三年或者是五年,像刚才讲的线差,把它整个加起来,如果是利用三年,你就除以三,如果是用五年你就除以五,除以之后,简单一点你就可以乘以0.382。你要是做复杂一点,你就把这个数算出来之后乘上0.382再加上这个数。这个实际上就很简单的预测出来大概今年学校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波动的一个情况。根据这个预测得分数再加上批次线,这个就是我们一个量化的情况。但是我这个修正值法里面不仅仅包括量化的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家有这么多所学校,整个高校有2000、3000所,不可能用一个公司就把这么多学校,这么多特殊的情况涵盖进去,这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我们国家很多学校招生录取有大小年,甚至我还说有一种叫做三角年的情况。那你说像这种情况,你不可能用这些公式都能够把它表现出来。这样的,你就必须要考虑一些修正因素,把许多方方面面的修正因素考虑进去,你不能简单的看,就是我的这个分数,你还要看你这个分数段位今年的划分的人数和往年相比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学校的预测的分数,那个分数它那个段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而且学校的录取分数它录取的历史情况也要加以了解。
比如说有的学校,它本来它招10个人或者是招100个人,本来全部都是在600分以上录取的,结果恰好它出现了断档,这一下子它的分数就到580分就录取了一个,那这个时候,你如果用580分来做这个学校的预测,很显然就不可取,所以必须要考虑很多的修正因素,还有高校招生的宣传力度,很多情况我们必须都要把它考虑进去。你考虑了这些修正因素,再根据算出来的分再适当的进行一些修正,可能就对你高考志愿填报就更为有利一些,这样预测出来的校线就更为准确一些。
如何判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张艺执:考后据分一般是考生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也知道了各个批次线,比如说我是一批的考生,一批的批次线也出来了,我是在这个一批线上多少,选择哪些学校。如果有的地方信息披露得好,他把考生的排序位置在这个地方大概是多少也排出来了,这个都是比较有利于考生的填报的。但是仅仅有了这些资料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院校的投档线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个需要把握,需要加以预测,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关于如何来预测校线,我自己本人有几个方法,我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两线差加修正值法。首先讲一讲这个名词,什么是两线差,两线差是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当地划出来的这个批次线,比如说你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你就是第一批次的这个线,你是第二批次的考生就是第二个批次的线,用学校的线减去这个批次线之间有一个差。这样的话,我们知道两线差以后,一般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你就往往只看这个总分,再一个你是看一年的分数就报了,我觉得,这个是对自己不太负责任。我们这个时候参考的资料至少应该是三年。因为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分析高校今年录取的形势怎么走。你知道了这些情况,那你就利用三年或者是五年,像刚才讲的线差,把它整个加起来,如果是利用三年,你就除以三,如果是用五年你就除以五,除以之后,简单一点你就可以乘以0.382。你要是做复杂一点,你就把这个数算出来之后乘上0.382再加上这个数。这个实际上就很简单的预测出来大概今年学校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波动的一个情况。根据这个预测得分数再加上批次线,这个就是我们一个量化的情况。但是我这个修正值法里面不仅仅包括量化的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国家有这么多所学校,整个高校有2000、3000所,不可能用一个公司就把这么多学校,这么多特殊的情况涵盖进去,这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我们国家很多学校招生录取有大小年,甚至我还说有一种叫做三角年的情况。那你说像这种情况,你不可能用这些公式都能够把它表现出来。这样的,你就必须要考虑一些修正因素,把许多方方面面的修正因素考虑进去,你不能简单的看,就是我的这个分数,你还要看你这个分数段位今年的划分的人数和往年相比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学校的预测的分数,那个分数它那个段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而且学校的录取分数它录取的历史情况也要加以了解。
比如说有的学校,它本来它招10个人或者是招100个人,本来全部都是在600分以上录取的,结果恰好它出现了断档,这一下子它的分数就到580分就录取了一个,那这个时候,你如果用580分来做这个学校的预测,很显然就不可取,所以必须要考虑很多的修正因素,还有高校招生的宣传力度,很多情况我们必须都要把它考虑进去。你考虑了这些修正因素,再根据算出来的分再适当的进行一些修正,可能就对你高考志愿填报就更为有利一些,这样预测出来的校线就更为准确一些。
如何正确认识和识别高校招生简章?
张艺执:你刚才说的高校的招生章程,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这么认为,我们国家高校招生录取有国家的政策,有省市区的政策,同时也有高校的政策,在这些政策当中,我认为从高考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我认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更为重要一些。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呢?一个就是现在有一些考生和家长他往往非常重视国家的政策和省市区的政策,但是它忽略了高校的招生章程,你重视国家的政策和当地的政策,这都是非常对的,也是很应该的。
你更应该注重高校的招生章程,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理由何在呢?第一点就是说你以国家的政策和当地的政策是一个宏观的政策,这个政策都要通过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把它加以细化、分解、贯彻落实。你国家的政策和当地的政策要通过高校的这个招生章程来把它体现出来。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省里面的政策和国家的政策只有宏观的,没有微观的,我这个学校有的还有个性的,它还提出一些针对学校办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话,你如果只考虑国家的政策和省里面的政策,市里面的政策,那么你忽略了高校的具体要求,这个很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从2002年以来,教育部连续7年都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当中都明确的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的重要形式,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重要形式。同时高校的招生章程也是高校录取新生,开展招生工作的重要的依据。就是说,高校录取新生,开展新生的招生工作,依据什么来做呢?就依据你向社会发布高校的招生章程。那么换句话说,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那么我们考生你选择这个学校报这个学校,你是凭什么?除了你的个人的那些想法之外,同时你一句的也是高校招生章程,因为他是根据这个来录取你的,你不根据他的条件来衡量你自己的条件,要两个竞争实力相吻合。你连高校具体的规定都不知道,你说你报这个志愿,你能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大,是不是很小。所以对于高校的招生章程,我认为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尤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如何来利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填报高考志愿?
张艺执:我认为建议大家最好采用这两种方法,一个就是指导性的填报。什么是指导性的填报呢?就是说我们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了一些学校,你就把这些学校的招生章程拿来看一看,学校的规定和自己的竞争实力是不是完全相符合,相吻合。如果是吻合的,符合的,那么你就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这一个学校初步筛选合格了,很有可能有的学校第一次筛选就把它筛选掉了,因为你不符合它的要求。这样以来,你可能如果说你这个基础工作做得好,筛选的学校很多,如果说你选择20所学校,那么这样很有可能有3到7所,甚至是10余所学校都初步符合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做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好中选优。这些学校都符合了,那哪一个队伍填报更为有利一些呢?我就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有两个学校,你认为都差不多,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学校它对某一些单科成绩有要求,而另一所学校它只要求总分没有单科成绩,那么对于我们考后据分填报的考生可能还好一点,我语文达到了120分,你有要求我就报了,外语我达到了120分,你要求120分,我就报了,当然有一些是属于考前猜分填报的已经完结了。但是考后估分填报的考生毕竟你的分是估出来的,多少有一些误差,那么这个时候,你对你自己的考分把握不大的时候,单科成绩把握不大,这个时候很显然,我选择那个只有总分的,没有单科成绩要求的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在这上面,我要说明一下,我们不要凭想当然,有许多很有名的学校,综合实力很强的,它并不要求单科分数,它只按总分录取。但是有一些大家认为不是很起眼的二本高校,他却要求有很高的单科分数。所以这个一定要请大家注意,这个地方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像地处武汉的一个江汉大学,它是一个二本的学校,它有的单科分数要求高到130分,有的要求120分,至少也要求100分。这个就算是比较高的了,还有像浙江林学院对有的单科分数也要求100分以上。我们一定要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加以选择,这个是关于单科分数的要求。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关于真假加分的,比如什么是真假加分呢?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真加分就是说各个省市区在投档的时候,它依据国家的政策和国家当地的政策进行加分投档,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到了学校以后,有一些学校仍然在确定专业的时候承认这个加分。但是有一些学校到了确定专业的时候,他就不承认这个加分了,他就以实考成绩来确定考生的加分情况。从省市区招办投档加分有效,到学校最后确定专业的时候这个加分仍然有效,这个我就把它定义为真加分。反之在省招办投档的时候这个加分有效,到了学校确定专业的时候这个加分就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起什么作用,大体上是不起什么作用了,基本上这个加分是不加了,这种情况就叫假加分。很显然,我再回到刚才的情况,如果两所学校,其他的情况基本相同,如果你这个考生又具备有加分投档的条件,那么这个时候,很显然你选择的增加的高校肯定对你更有利一些。关于专业确定的这些办法的选择,这些方面我们在指导性填报的时候就要做这种好中选优的工作,通过招生章程我们了解到了学校关于录取的规定,我们来做这些工作。这样的话,从你基本符合的学校当中选出对你最有利的一所学校来进行填报,很显然你录取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这个就叫做指导性的填报。
还有一种就叫做把关性的填报,那就是很有可能有一些考生,他不太愿意做这些不厌其烦的工作,我看每一个学校的招生章程,不愿意做。这样我就建议你在你正式填报之前,无论如何也得要看看你的第一志愿的这些院校的招生章程,你一定得要看。如果完全符合,那没问题,你尽管放心的报。但是如果说有哪些条款不符合,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重新选择寻找,不然的话,你即便很幸运能够投档,最后学校也会给你退档的。指导性的填报和把关性的填报有哪些区别。指导性的填报你刚开始不重视,最后来不及了,你不能够做到好中选优,一旦有符合条件你就重新填报,就是这么一个区别,所以我也很希望考生最起码能够做到这两种情况,如果实在有一些考生他还引不起他的重视,很有可能会出现非常遗憾的情况了。
考生报考本地院校是否有较大优势?
张艺执:我认为不能简单的这么看,我认为要看这个问题,不能凭自己的想像,想当然来看,我们要通过数据来说话,虽然数据是静态的,是以往的历史的情况,但是我们通过分析就可以把握动态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个地方,它有一个自愿的填报,这个很重要。也就是说,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报情况。比如说你像这个学校招收100个考生,但是实际上报考的考生达到了300人或者是400人,500人,这个比例就是拿实际的报考的考生,这个我通过各个地方发的往年的资料都可以从这当中可以找到。那么这样的话,就用你这个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人数是300人除以100,那么你的报考率就是300%,很有可能你当地的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的志愿率并不一定有这个高,所以就要根据这个来看,根据这个看了以后再加以分析,加以选择。
当然我们人们的概念好像是招生计划多的,那么我报考它就稳妥一些,无论如何,这么多人也选上我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你这个招生计划多,那么很显然报考的人数也多,所以我们就要通过这个数据来分析,来进行观察。
当然这里面我要强调的一个就是说,这个招生计划非常少的,那么这个情况就不好说了,你比如说招生只有一个、两个,三到五个的这个情况,整个一个省市,万一突然增加了几个人都想报这个,那么这个往年的数据就不太好参考了。
高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招收二志愿考生?考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张艺执:这个情况是这样的,填报第一志愿至关重要。但是非第一志愿我们具体来说就是第二志愿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填报第二志愿比第一志愿更难,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目前的现实情况,我们填报第二志愿非第一志愿,它有哪些基本的技巧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不是说像通常一些媒体有一些专家他们说的,就是说你在填报第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梯度。这个我认为你就简简单单谈梯度。我认为有点不太妥当,我认为首先要具备这样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那就是你首先要看这个院校它在招生章程里面它的志愿级差是怎么规定的,就是接受非第一志愿的分数级差,这个他是怎么规定的,就像你刚才说的重庆的那个高校,我不管他是什么学校,我首先看这个学校的章程是怎么规定的,他当然讲的是一个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这个下面我要接着展开来讲。
看这个院校的志愿级差规定,我们是不是简简单单就看它的级差分数就完事了。比如说这个学校规定的志愿级差是50分,那么我不能简简单单就看级差50分就完了,我要看它的前提条件。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就是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为前提条件的,那么对于这样的院校,我认为它的级差,我把它定义为假的级差。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不太愿意招非第一志愿的高分考生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一些学校在招生章程里面他规定,他是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再规定级差,那么我认为这个级差叫真级差。我们在填报第二志愿,非第一志愿的时候首先就用来选择这样的真级差来报。这个实际上是真心实意的来招。这个理由很简单,一般通常你这个学校往年生源不足的这些院校,他一般都不会规定院校级差的,你看看我们现在规定专业院校的级差,他往年招生都是生源非常充足的。所以他才这样规定,他是以特例来规定常态,所以我们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方面注意,就是说你首先要选择这些真级差的这些院校来报。
其次如果说,当然这里面毕竟规定有专业级差的学校从整个学校来说还是少数,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规定志愿级差,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要看这个院校在前三年至少也应该是前一年它的第一志愿生源足不足,也就是说,他招没招过第二志愿和非第一志愿。如果说他往年都有招第二志愿的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在分析他今年的招生情况是如何,如果说今年第一志愿仍然不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第二志愿才能选择这样的学校来报。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考虑适当的有一些梯度。当然如果说你要会准确的运用、预测校线的话,那其实你考不考虑这个梯度都无所谓,因为这个梯度自然就在其中了。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容易犯的“低级错误”
张艺执:要说注意的问题就比较多了,错误,我认为有低级错误,甚至可以说叫高级错误。什么叫低级错误呢?这个错误发生的是不可原谅的,如果说你自己发生了这样的错误,自己都不能够原谅自己。至于说高级错误,还是适当的可以原谅,因为有些事情你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比如说什么是低级错误,像我刚才说的,你报考的时候你连章程看都不看,学校的规定你都不知道,你就去报了志愿,一旦你有什么不符合学校的要求,你就会退档了或者是没有录进去。这个就是很遗憾。
再就是你不顾主客观的条件,你非要想跳起来摘桃子,但是你又不具备那个实力,而且你对于预测校线这样的方法也没有掌握,所以你不能够很好的看清自己的实力和学校的实力,盲目的报。这里面具体来说,还有很多了。比如说关于知己的方面,从思想品德的情况你也不太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你也没有很好的掌握,还有当然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考分的情况了。这些方面有一些。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具体讲。
关于高级的这个方面,我想讲一讲,这个里面所犯的错误,第一个就是预测校线你预测得不是太准,这个情况,你毕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也掌握了这方面的技巧,当然这个地方有些欠缺,这个大家自己也可以原谅自己。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有一些意外的事情发生,因为我们这个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最少差不多有好几万人,有的甚至是几十万,像河南是将近百万了,这么多人,这种思想完全又不一致,各有各的想法,偶然出现一些特例的事情。比如说像估分填报,里自己估得分数也不是那么准,发挥你也自己也没有判断准,对学校的预测,本来你预测今年人数报考会少一些,结果它出现的特例会很多人。还有一种是陷井式的情况,就是你对有些情况不是太了解,像我刚才说的关于报第二志愿,院校级差的问题,你就掉到那个生源不足的陷井里面去了,你就只看到级差分是多少,你没有看这些东西。
另外关于我们国家身体健康状况,这里面也有一些是属于陷井的。比如说像关于合格不宜就读的这些考生,他仅仅根据我们国家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根据这个来报告。他没有根据学校的招生章程里面的具体要求把它结合在一起,所以往往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很遗憾的情况。
所以像这些情况,就是属于不是凭想当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往往没有考虑到的情况,从简单来说,还可以自己稍微原谅一下自己。
主持人:最后跟网友说几句祝福的话吧!
张艺执: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在紧要处却只有几步。所以我非常希望广大的考生和家长能够成功的填报高考志愿,从而迈进自己理想的大学,和适合自己的专业。
最后预祝考生能够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主持人:跟张老师的一番沟通,我真的觉得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把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考虑到,包括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包括你要考虑专业,你要看院校,包括你还要掌握一些规律和小的技巧。真得非常感谢您今天的真知灼见,也非常感谢网友们的热情参与。今天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张艺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