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分数=好大学?
来源:《高校招生》 作者:斐富强 发布于 2012-06-09 已有 人阅读
好分数=好大学?
斐富强
电脑屏幕的时间已经闪到了晚间11点,我坐在录取场的机房里,和几位同事值着夜班。这诺大的房间里,除了空调里发出的呼呼风声,再也没有其他声音。这种安静的感觉让疲惫的神经似乎有所缓解,想想几天前的这个时候,整个机房一派杂的电话声,这期间还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急切的说话声。
手上的浓茶喝了一口又一口,捉摸着究竟如何展开着篇文章。进入录取场已经有一个月有余,从开始的热闹开场,到如今的渐趋平静,2011年录取接近了尾声。想想这些天的录检经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更为那些被退档,或至今仍“自由可投”(落榜)的考生感到无比遗憾。
这样的考生比比皆是,有的以高出一本省控线十几分、几十分,却不得不通过征集志愿完成自己的大学梦,甚至最终无缘一本,直至档案变成“自由可投”。我记得我负责的某所学校退档学生中,清一色的几十名女生因为身高受限而无缘录取,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高分考生。而与我比邻而坐的同时,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可惜了,要是服从调剂,这些学生也不会被退档啊…..繁忙的录检工作让我无暇为所有落榜的考生感叹。只是在这宁静的深夜,坐在电脑前,忍不住会想起那些令人惋惜的落榜考生而吁声阵阵。
有人说,分数决定录取。当大家拼命地经过高三一年的炼狱,挺过来,如愿得到满意的高考成绩时,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而因此掉以轻心,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好的分数就以为好的大学”,我们相信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但录取现场现场那些活生生的落榜案例,无一例外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我们埋头苦读力争达到更高的分数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开始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分数上一所最合适的大学?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感叹有点庸人自扰的话,那么请看下面的案例。在本一科批次中,有一名理科考生成绩为543分,平行志愿A志愿填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不服从专业调剂。录取开始后,该考生档案被投进哈尔滨医科大学。由于该专业分数在进档考生中排名靠后,只达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护理学的录取分数,但录取结束后该考生却被退档。原来,学校《招生章程》规定:本科护理学专业要求女生身高1.60米以上(含1.60米),而该考生只有1.56米,因此被退档。
像这样志愿填报不当而无缘理想大学或专业的例子,我和同事都遇到了很多。虽然每次审核“退档”时心沉重,手颤抖,但面对铁一般的录取规则,又不得不忍痛割爱。
当然,现在同学们的高三征程才刚刚起步。争取在来年的高考中取得好分数,是每个奋斗于高三学子的希望。之前因为思维定势似乎形成了一种结论:好分数就意味着上好大学。但经过录检工作后,我突然对“好分数就以为好的大学”一说,又有了不同的答案,因为好大学不仅是分数说了算,还要看志愿是否合力。
所以,如果不介意的话,让我把分数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再完善一下:好分数+好志愿=好大学。而要确定好分数和填得一个好志愿,一切皆有可能,因为时间还有,毕竟我们刚刚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