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高考--志愿填报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2-06-19    已有  人阅读

庹文豪  现就读于湖北经济学院  毕业于十堰市第一中学

      徜徉在波光粼粼的集思河畔,鱼儿的无忧无虑让我想起了高中的那些年,仰望校园天空的那抹云淡风轻,透明的阳光带来了我对高三苦中作乐的怀念,面对即将踏入高考战场的学妹,学弟,填报志愿,作为过来人的我,有话要说。

      高考完之后有些考生很迷茫又很兴奋,迷茫在不知道选择什么大学和专业,平时只顾埋头做题了,对大学以及专业没什么概念。选大学专业的时候听家长或者朋友的,来了大学发现和自己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我想说,选择是一个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过程,别人可以帮你选择,但是无法对你的未来负责。选择错误,再多的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甚至白费的。兴奋在终于可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睡觉,玩,干喜欢的事情了。

      首先,要明白大学是我们将要度过4年最美好青春的地方,学习知识为将来就业和梦想打下基础的地方,而这取决于你志愿的填报是否理性和满意。所以我建议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花点时间,想想以后的人生目标方向,自己的家庭背景,个人喜好,有条件的话可以找理想院校的师哥师姐了解情况,给你最直接的帮助和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师哥师姐,网络上的评价你又觉得可信度不高,也不要紧,去中意高校的网站看学校专业等各方面情况,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成绩出来之前,有提前批院校的录取,其中有很不错的名牌学校以及很好的军事院校,有同学成绩虽然不高,但是通过提前批报名上了超过自己预期的名牌学校。玩的过头,放弃提前批的报名,自己成绩出来后知道不差,却没有上到和成绩匹配甚至还要好的院校,正式填志愿时,预期过高,掉档后欲哭无泪的场面实在心酸,复读?你其实考的不差。大学?这怎么对得起你这12年的小学,初中,高中。

      做好基本的了解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来了。如果我的成绩足够好,是选择好地方还是好学校呢?(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很矛盾,好大学比较集中位于省市的中心位置),这个问题更加侧重于是选择大学还是一个城市。如果成绩不是很自信,就选择一个省内的大学,毕竟跨省的掉档率要高一些,这就有些无奈了,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分数作为砝码去要求。作为湖北省内的考生很幸运,武汉的高校数量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文理兼有,高等学府到技术院校供你选择的空间很大。如果更想要去感受江浙,上海,广东,福建沿海等城市现代开放婉约的氛围,亦或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的繁华,或者西安,兰州的西部风情,那就先锁定城市,然后在这座城市选择院校,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看具体的位置,虽然学校位于这座城市,但是,可能在郊区,去感受城市氛围的时候会不方便,而且好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市中心。

      如果要是抱定院校专业,不考虑城市,那就请认真的分析自己的喜好以及这个行业专业的就业前景,当然这个分析是需要看到未来5到10年内的发展,你填报专业的时候,可能是热门专业,但是等你毕业就业的时候,极有可能变成冷门。所以,最好的专业就是你报的时候是冷门,却非常有潜力,未来几年后成为热门。选择专业的时候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也是非常好的,因为没有好专业,只有好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才更有可能干的出色。冷门,热门的概念只是相对的,认真积极的态度,务实勤奋的风格,善于学习的心态能够让自己就算在所谓的冷门专业里面成为佼佼者,也会有不错的前景。成为大学生的你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因为大学时间完全交给自己之后,想着去放纵和散漫,如果是这样,那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哪里来呢?大学我们会有很多的选修,专业等课程,这是一个尝试的过程,而且大学的课堂从来都是面向所有人的,只要你愿意喜欢,完全可以到任何课堂去听课,畅游在老师美妙的思维和魅力中。可是,需要保证自己的专业课程别落下,重修和补考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人生是一个坐标轴,X轴的阶段是我们小学一直到大学,甚至更久,去广泛的尝试,或早或晚的发现自己钟爱的领域,找到之后开始抒写Y轴,就是人生高度了,然后X和Y的坐标就是我们的位置。

      有同学会问,我想要报考某个院校的某专业,可是,分数不够怎么办?如果你已经非常确定想要这个专业的话,那么请你了解好这个专业是什么学院开设,这个学院开设的其他专业有哪些?和这个专业类似的平行专业虽然同在一个学院,但是,录取的条件和分数没有你想要的专业那么高,来到理想院校之后,可以通过考试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这个一定要尽早,趁专业课还没有学习之前,如果太晚,考研的时候跨专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虽然你很喜欢别的专业。如果自己转专业失败,也不要紧,因为你选择的是和自己喜欢专业的类似专业,开设的课程以及老师的配置不会差到哪里去,再说,你可以找到同学,弄来他们的课表,去听喜欢专业的课程。

      大学里面经常会有很多的讲座,如果是一所名牌大学或者离名牌大学比较近的话,去听别的学校讲座也是不错的,还能结识更多的大学朋友,收获友谊。开拓视野,感受大家的风范和专业视野,对自己的人生思考和观念是很好的启发。所以,志愿填报的时候需要考虑学校的具体位置以及周围有没有名牌院校。

      最后,在就业的过程中,名牌大学也不一定完全的代表了一切,用人单位会看中你在大学的经历和个人能力,完全的用学校来衡量一个就业者是不理智的。所以,大学的生活需要奋斗和充实,不会是想象中的轻松和懒散,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生活方式和习惯不同带来的后果就体现在你的个人简历上面,所以,没有考取理想院校的同学,也不需要太担心,只要自己在大学里努力拓宽能力和视野,增强竞争力,就业也不会比名牌大学的学生差在哪里,至于哪些能力重要?我认为写作,沟通,专业,执行力比较重要,总之多去经历些,自然就会明白,向圣贤看齐,进来的时候,你可能差的是40或者50分,出去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40或者50年。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