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2-06-19    已有  人阅读

 张天宇现就读于湖南大学 毕业于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

      即使是现在,回忆起往昔或平淡或轰动的日子,也依旧容易湿了眼眶。带着感情去度过的一段日子,兴许每个人在高考结束时,在高中结束后,都会这样牵挂、怀念以前的人和事。至少自己是这样的。

      但是成长教会人的,也就是能够不动声色的去面对那些曾经的错过。把悸动留给现在以及未来,是我现在所相信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而我认为能够做的,仅仅是把握当下,过好现在的每一天。算不上什么金玉良言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适用。最终不过是一句了解自己,然后做自己。

      很多人都说高三的日子枯燥乏味,我不会否认,我也经历过那样的懒怠,那样的不知所措,未来是迷茫的,暧昧不清可近可远,总有人不断在努力提高考试成绩继而时时夸耀,总有人用力攀登却还是原地停留。收起内心的羡慕和嫉妒,细细的去想,你会发现在枯燥的学习之外,还有班级里很多的伙伴与你共同奋斗,难能可贵的友谊,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怀,处处都在,有很多值得捧腹的事情,只是你还为发觉。简而言之,这是心态的问题。我想告诉大家,专注自己的追求,从了解自己开始,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喜欢什么,就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喜欢物理,便多钻研,喜欢生物,便积极拓展知识;会有不可否认的弱点,在应试的大环境下,你能改变的就是尽量说服自己,学的不是很好,那也不能太差,不求拔尖,但求稳定。

      总的来说,对于心态,我认为,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把握好未来的每一天,你拥有的不是过去的骄傲或者失败,所以才要了解自己,问问自己梦想是什么,然后去专注去追求。无谓旁人的眼光,一心执着。

      对于高三的课业,每门科目在紧跟老师的基础上,有一点自己的改变就是最好。加入自己的东西才会跟方便让自己接受。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拔尖的科目不能放松,弱势科目求稳。

      在我的观点里,了解自己是一切的基础,不要说什么不了解不懂的自己,只有当你认清了自己,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说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可是你都长了十几年了,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抉择,总该有点觉悟了吧。这也是我想说的,如何选择大学以及专业。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两种方法:先选大学再选 专业;先选专业再选大学。前者广撒网,选择性多,但是对专业目标比较模糊,属于进去了学学看再说;后者定位清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将来想做什么,但是可能碍于高考分数的问题,以及大学专业实力的问题让选择范围变窄。

      大学的专业基本上就影响了你未来工作的走向,也可以说就是在选未来的职业了。我希望大家明白,未来人生数十年,做自己喜欢的,才会让自己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快乐,不要一味追求将来收入工作等等虚荣因素,不为真心喜欢而做出的选择,将来终是要后悔的。所以,一定要明确自己想做的事,为此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现实因素不置可否,在选择大学时,有能力者定要选择985,211的高校。并不是说什么大学歧视,而是未来找工作的压力摆在那里,所以考分优秀的同学,在选择大学时必须要把这个考虑进去,而中游的同学,择更要依赖大学专业的实力来选择,不要盲目挑选大学,因为最终的评定还是得看专业,专业的好坏才是重点。

      对于我个人,在当年的高考中只是一个一本中游的学生,我能给大家的并不是很多,零零散散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有一个好的心态,慎重选择。当然每一个人都会这么说。而我之所以把文章的题目定为“做自己”,则是要大家仔细的去思考自己,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定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潇洒的做自己比起畏首畏尾盲目无措是多么的令人畅快。而当年老回忆往昔也不会轻言后悔。至少心态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自己的,所以为什么不了解自己再去追逐。

      “做自己”的真谛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对梦想的执着和不悔吧。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