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和老师齐支招教你顺利渡过大一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9-03 已有 人阅读
宿舍生活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空间
大学,没有固定教室,只有固定的宿舍。宿舍间的串门,是最重要的全校范围内的非正式社交途径。
不高兴就大声说出来
小婷是仰恩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小婷说:“宿舍里大家生活规律不同是矛盾爆发的最大导火索之一。我晚上比较喜欢聊天,说话声音比较大,有个同学晚上喜欢在宿舍学习,睡得又早,有一次她终于忍无可忍和我大吵了一架。”
不过吵完之后倒是很快和好了,小婷也感到自己影响了对方的学习和睡眠,也渐渐调整了自己的作息习惯。
“这是集体生活,要学会放弃多多少少带有的少爷脾气、小姐脾气,没有人会买账,多体谅别人才能实现和平共处,吵架的滋味不好受。”小婷说。
老生有话说
吵架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是有矛盾了,不高兴了,偏偏放在心里压抑着。不是在压抑中扭曲了自己,就是在最后的大爆发中伤害了别人,有不高兴的地方,现代人应当坦诚沟通,大声说出来。
串门是个好习惯
栩莉的大一生活过了很久,忽然发现除了宿舍里的舍友,几乎没有熟人。“老师上课来去匆匆,同学下了课各回各的宿舍,集中在自己的宿舍圈子里,我过了半学期,都不认识隔壁宿舍的人,自己学院的人认识也不多,觉得挺闭塞的。”
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栩莉认识了隔壁宿舍的女生,一下子打开了在其他学院的社交大门,认识了许多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朋友,为栩莉日后的社团工作打下了人脉。
老生有话说
不要太羞怯,不要老呆在自己的宿舍,主动串串门,宿舍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场合,可以借此认识不同专业不同届的优秀的人,她们的学识、兴趣、风格会强烈地影响着你,这是大学里另外一个学习的场所。
老师有话说
福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李海榕说:“‘知心朋友难找’是大一新生首先面临的人际考验,这是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五湖四海不同的文化习惯、价值观碰撞导致了难以避免的不适症状。”学会包容,说明你开始成长。
这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经济规划
月头风花雪月,月底青黄不接——这是许多第一次给自己当家的大一新生面临的窘境。花花绿绿的钞票第一次没了限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怎一个“爽”字了得?不过,到了月底厚着脸皮东挪西借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窘”字可以概括的了。
不该买别买,该记账记账
在福州,500块钱就可以保证普通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开支,艳子的标准是每月600元。
“觉得这个也好吃那个也好吃,这也好看,那也好看,到了月底一刷卡查账,天,不知不觉花了1000多元,还不知道花在哪里。还把自己吃得胖死了。”艳子回忆自己的大一生活。
更狼狈的是,“十一”艳子的好朋友从外地来投奔她,“不好意思带好朋友去便宜的地方,只好再次挪用预算,月底的日子过得非常狼狈。”艳子说。
医大二年级的小景和艳子的高中同学是同道中人,比较重视理财规划。小景每月的生活标准是500元。她规定其中的300元作为伙食费用,100元为校园活动经费,比如聚餐啊,社团费啊,剩下的100元作为机动支出,添置一些文具书籍什么的,从不心急火燎青黄不接。
老生有话说
像小景那样有自控能力的是最好,如果没有自控能力的还是记记账。其实也不能坚持每样都记账,但是多少记一些,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些坏习惯,哪些东西属于买了没用的,心里就会有印象,会克制一些。
老师有话说
福建师大学工部部长廖深基说:“大一新生的理财观念还没有建立,不能科学安排自己的经济开支,一开始往往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按月汇款,控制孩子的经济开销。”
一套迷彩服不够穿
涂防晒霜根本没有用
军训
军训是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考验,娇生惯养的雏鸟们听闻大学的军训比中学时代狠多了,不少人心中打起了小鼓。
多借一套换洗军装
栩莉是福大学生,两年前也经历了这样一场军训。栩莉刚开始怕晒黑,买了最高倍数的防晒霜厚厚地涂了一遍。
“后来发现根本没用,太阳太大,晒得时间太长,汗水像小溪一样,无论涂什么都被汗水冲干净了。”栩莉说。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只有一套军服,每天都被汗水泡过一遍,但是不能洗,因为第二天干不了。于是整个军训结束军装都没有洗过,自己都恶心了,不过大家都一样,哈哈。”栩莉说。
艳子是栩莉的师妹,晚一年军训,她聪明地向上届的师姐们借了一套旧军装,这样加上新发换的军装,两套就可以换洗了。
老生有话说
如果有认识的师兄或者师姐,不妨多借两套旧军装,有三套衣服换洗,有时晚上累了,可以偷懒一下,不用每天都洗衣服。另外,女生对防晒霜不要寄予太大希望。
老师有话说
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处长童建福说,军训为的是让这些从未独立生活过的孩子,更快适应大学生活,无论是团队融合还是个人自理。
但不管是最初的畏惧,还是到后来的抱怨,每当军训结束时,每个人都感动得泪流满面,为了这段并不轻松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