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能力:备考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9-22    已有  人阅读

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C级),表现为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一、阅读理解

1.筛选、提取: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作出分析,正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文言文方面,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等;现代文方面,有时还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等。例如2006年山东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六句话和分组情况[每组三句]从略)只考查辕固生一人,不关别人;只看敢于直言一面,不及其余;也许那六句话不足以概括其个性,但我们只要在那个范围内来选择;也许每一组里那三句话不足以概括其个性,“全都”表现了就行。

2.分析、归纳、概括:理清行文线索、发展脉络,把握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全文的结构关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倾向(特别是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时,一、把握关键词、句、段;二、注意文体特点;三、有时还要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题目、注释、出处、典故、作者风格、时代背景、民族欣赏习惯与生活方式等,综合分析、判断;四、根据原文有关内容,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推断和想象,形成新的结论,不异想天开或随意拔高;五、甚至与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综合在一起考查;六、前面的问题较单一,多对应前面的段落,依次后延,最后是综合题。例如2005年辽宁卷:“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这种题不能仅就最后一自然段来作答,要从全文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来综合考量,言之成理。

二、语言表达与写作

1.语言表达A.提炼关键词、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选用与仿写与变换句式、依照情境选择语句等,总的答题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B.又如2006年安徽卷:“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分组情况从略)以第三组“李白与杜甫”为例,可比项多着呢,也可以从他们的诗歌特色来综合比较:整体风格上飘逸豪放与多样中以沉郁为主,语言上流转自然与极其精炼,诗体上以古体和七绝见长与以古体和律诗取胜。这类题能很好地体现回归课本的旨趣,“出”“入”课本整合信息,学生都有说话空间,且容易呈现出认识与语言个性差异;分值也高,多达6分,且有升值空间。

2.写作:要从材料、话题、提示、要求着手,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实际,确立中心话题与中心思想;合理选择表现手法、语言运用形式以及文章格调等,精心组织,写出自己的风格,文体自由但不可“四不像”;写进文章的人物景物、故事情节、数据资料和思想感情等要实,充实与真实;尽可能向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发展等级(或某一点、某些点)靠拢;善于借鉴课内外文章的思想认识与艺术特色,不贪多求全,不生搬硬套,平时积少成多,到时灵活运用,为情而不唯情,为美而不唯美,表达真情实感。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