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报考指南
来源:计桥中心 发布于 2013-04-23 已有 人阅读
2.1.报考条件
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在各地都安排提前批次录取,凡是达到以下三条的毕业生都可以自愿报考:
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达到部属师大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
二、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热爱教育事业,毕业后愿意长期从教;
三、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
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如果违约,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2.2.报到前要签协议
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要签订三方协议,三方分别为部属师范大学、免费教育师范生为乙方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在招生录取前将经学校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三份)按招生计划数120%比例寄送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后者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及时寄回相关大学。之后,大学再将由本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四份)随本校《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录取考生。录取为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经本人签字(未满18周岁者须同时由监护人签字)、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字、盖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按学校规定时间及要求报到入学。
2.3.档案管理
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校任教。确有特殊情况,要求跨省区任教的,需经学校审核、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4.优惠政策
第一、由中央财政负责安排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现在的补助一般为600元每月。
第二、在相关省级政府统筹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岗位,免费师范生四年毕业以后必须到中小学任教,到中小学任教的每一位免费师范生都有编有岗;
第三、免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流动,有到教育管理岗位工作的机会;
第四、为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提供好的条件保障,免费师范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学校可以录取他们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可以在职学习专业课程。
2.5.免费师范生的限制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一、不履行协议须交违约金
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二、毕业前不得考脱产研究生
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6.高校招生政策
免费师范生政策正成为引领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自去年9月首批1万多名免费师范生进入大学以来,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围绕免费师范生培养,相继推出了一项项新举措,如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配“双导师”、“重构课程体系”等。
北京师范大学:选测科目要求达2A
招生人数:北京师范大学将招收840名免费师范生,与去年持平。对进档考生以“先分数后 等级”的方式,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分数依据实考分,等级按A+A+、A+A、AA的顺序。
启动“名师导航”计划
启动了“名师导航计划--免费师范生与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陆续邀请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校长、教育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特级教师走上师大讲台。学校还设立了30万元的“中国国际文化交流英华助学金”,连续4年资助50名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免费师范生,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
华东师范大学:成绩相同文看外语,理看外语、数学两科成绩
招生人数:2008年该校初步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000人左右,后应教育部要求,又加报了400人。本科专业录取按从高分到低分原则,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安排考生的专业,安排专业时的专业级差分为2、1、1、0、0。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文科考生参考外语高考成绩;理科考生参考外语、数学两门科目的高考成绩。
提供良好读书环境
华东师范大学专门为免费师范生开设了6门孟宪承书院通识系列讲座课程,主旨是加强师范生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拓展师范生的学科视野,掌握学科前沿理论与知识。这些课程均由学校各学科的知名教授担纲。
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拥有99位兼职导师,他们都是来自实习基地学校的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有8位基础教育特聘教授,均由长期在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岗位上的校长和特级教师担任。
东北师范大学:20个专业招收免费师范生
东北师范大学08年共有20个专业招收1866名免费教育师范生,专业类别包括教育学、公共事业(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日语、俄语、音乐学、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
课程设计同课改相结合
东北师范大学对师范专业实行“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0.5+0.5+2”的“教育家培养工程”。 “3”指的是大学本科培养的前3年,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学习。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部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前一个0.5指的是大学本科培养第4年的前半年,主要是教育实习。后一个0.5是大学本科培养第4年的后半年,主要进行反思性、发展性学习。“2”指的是两年的教育硕士学习阶段。
华中师范大学:选测科目成绩进行专业安排
理工类专业录取选测物理的考生,文史类专业录取选测历史的考生,在专业安排时按照先分数后等级的方法排序,如果分数和等级均相同,则参考考生的选测科目成绩进行专业安排。在考生的专业安排上,实行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的方式进行录取,原则上为2、 1、1。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作退档处理。
新增实习基地让学生“下得去”
为真正解决学生“下得去”的问题,解决好师范生在学习期间就能了解农村与农村教育实际、能服好务的问题,实现城市与农村教育对接、学校教育与社会锻炼的对接、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华中师大正在积极筹备建设集生源地、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远程教育基地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发现一些师范生迫切需要加强能力培养,为此,学校积极筹划成立“华中师大教师职业能力拓展中心”,分别从师范生口语能力、书写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拓展。
陕西师范大学:有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
为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分流实施办法,陕西师大实行一年后一次专业分流模式,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补助费。
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扩大至30个省
西南大学在除上海以外的其他30个省都招免费师范生,今年西南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计划是2945人。对于有学校选考科目的省(市、自治区),除省级招办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学校以考生必考科目加我校选考科目的总分排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同等条件下,学校选考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在选考科目线上考生不足时,可考虑录取兼考科目的考生。
终身学习打造“专业化”
西南大学坚持为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注重“师农互补”。为此,学校设置专门学分,鼓励和要求学生修习涉农课程。目前,西南大学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等地都建有实践基地,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学校将招生、实习、就业一体化,一方面在招生时对这些地区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为将来回到生源地教书的“免费师范生”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
2.7.权利与义务
权利
注册四年期间免学费、免住宿费、领取生活补助费
免费师范生就学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还将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部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此外,免费师范生在入学2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由学校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毕业后保证就业有编制有岗位。
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
可上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
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义务
入学前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人气服务2年
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履行协议须交违约金。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