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09高考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06-08    已有  人阅读

  2009年高考我省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我省使用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安全可靠,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为国内领先。目前有关设备、技术、程序、安全等方面的调试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使考生及时、准确、顺利地填报志愿,广大考生须知:

  1.网上填报志愿:就是必须由考生本人在“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的2009年高考网上填报志愿窗口,按录取批次、程序、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填报本人的志愿。考生网上所填报的志愿即成为考生电子档案中的“志愿信息”,是录取时是否投档的重要依据之一。

  2.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今年我省高考的两次填报志愿和多次征集志愿,一律通过网上进行。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时间为6月15日8时-21日9时,所填报的志愿是:文史、理工类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院校;体育类本科批院校;艺术类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院校。第二次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27日8时-30日9时,所填报的志愿是:文史、理工类本科三批和所有各批次的高职(专科)院校。每批次录取院校均设二个志愿(其中,本科二批录取院校中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单设二个志愿在第一次填报,单独划定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在本科二批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录取)。

  3.网上填报志愿程序:

  (1)登陆“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点击“2009年高考黑龙江省网上志愿填报入口”窗口进入填报志愿考生必读页面并注意系统提示。

  (2)考生根据本人的高考科类,选择填报志愿页面:文科考生选择文史类,理科考生选择理工类,依次类推。艺术、体育类考生可兼报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志愿,但艺术类考生不得兼报文史类或理工类提前批录取的院校。

  (3)准确输入本人高考考号、网上填报志愿密码,并填写验证码(系统提供)。

  (4)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及专业。

  (5)仔细核对所填报的志愿院校、志愿专业代码与名称相符无误后确认保存信息。其中,“专业是否服从”一栏须填“服从”或“不服从”,否则,网报系统不予保存。

  (6)志愿信息确认保存成功后,关闭窗口退出系统,此时网上填报志愿结束。

  (7)在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内,考生可重新登陆修改或查询本人所报志愿。

  4.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1)为防止由于所填报的志愿多次修改可能忘记最后选报的志愿,考生应打印留存或准确记录最终选报的志愿。

  (2)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网上填报志愿,提前或滞后网报系统都将处于关闭状态。

  (3)考生须及时上网修改原始密码,变成只有本人所知的新密码并牢记。

  (4)每个考生的考号和密码是唯一准入填报志愿系统的“钥匙”,考生需妥善保管和保密,以免发生意外。如一旦丢失或忘记密码,可及时到当地招考办凭本人准考证、二代身份证申请补办。

  (5)考生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在网上填报。凡因他人代填代报造成后果的均由考生本人负责。

  (6)体育、艺术类考生可兼报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志愿,但艺术类考生不得兼报文史类或理工类提前批录取的院校。

  (7)网上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已发给考生的《考生志愿表》中相应志愿栏内演练填报并确定无误后,再在网上正式填报。发给考生的纸介质《考生志愿表》与网上志愿表的顺序、格式、栏目完全对应,每批次均设两个院校志愿栏,每个院校志愿栏内均设五个专业志愿栏和“专业是否服从”一栏。所报志愿的“院校代码”与“院校名称”,“专业代码”与“专业名称”,均须对应准确无误。

  (8)网上填报志愿期间,考生有问题可到当地招考办咨询;如出现验证码不显示、网页出现错误、打印页面二维码不显等问题,应及时更换上网机器,如遇异常关机,需重新进入网报系统,务必确认填报志愿保存成功后关机;遇有其他技术问题可拨打省招考办专用咨询电话:0451?82376072,82376270;上网有困难的可到所在中学或当地招考办申请提供上网条件。

  5、模拟演练填报志愿。为使考生适应网上填报志愿,了解网报志愿功能,“龙招港”将于6月11日9时-13日17时开通网上填报志愿模拟系统,考生可上网模拟填报。但请注意:模拟填报的志愿为无效志愿;模拟填报志愿时,考生可输入本人高考考号、模拟用密码(本人高考考号后6位数字)即可进入模拟填报志愿系统按网报程序演练。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6月6日

    填报志愿是考生参加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做到估准成绩,找准位置,浏览信息,阅读《计划》,查找“章程”。

        1.估准成绩。考生在考后应能较准确地回忆起自己在考场的答题情况,尤其对作文等主观性试题要尽可能多地回忆细节。这样,当得到全省统一下发的参考答案时才能准确估分。如有条件,在拿到试题及参考答案时最好将各科试题再重新作答一次,然后再对照答案估算自己的分数。不边看答案边估分,这样容易受思维定式影响导致估分偏差。也不要带着主观情绪估分,特别是不要因为某一科某一题的失误而情绪低落,致使估分偏低。估分时要仔细研究采分点,抓住关键词,文科考生不能单纯比较语言形式,理科考生则应充分考虑步骤分。估分偏高或偏低,不切实际都将误导志愿填报。

  2.找准位置。我省近几年总体录取比例基本相同,考生应从所在中学出发,根据自己平时、模考及高考估分在全校所有考生中的大概位置,再根据往年相同水平考生报考及录取情况,所在中学近两年生源质量高低等,适当考虑今年其他考生的志愿倾向,参照当地招生部门预测的有关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往年的批次及院校录取分数线,这样就能锁定自己应填报的批次及批次中的某些院校。

  3.浏览网站信息。考生高考后应登陆“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全面了解我省2009年的招生政策、规定、要求等,尤其是要全面关注省招考办有关今年高考的宣传服务系列报道,不要道听途说,轻信不实之词,崇拜个人见解,也不要盲目翻阅名目繁多非权威性参考资料,“广听多看”反而可能产生误导。另外,考生所在中学、招生院校和各级招考办都设有服务考生的正规、权威的网站、电话咨询窗口,考生有疑问时应主动到这些部门寻求帮助。

  4.阅读《招生计划》。考生填报志愿必须认真阅读省招考办下发公布的2009年《招生计划》,特别是其中的“考生必读”、各批次院校招生计划下面的“注”、前两年全省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拟报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以及体检标准。“考生必读”是专门针对考生应知、须知的有关问题做出的解释和要求,不可忽视。“注”部分是院校招生的特别说明、特殊要求及限定条件,也要重视。前两年全省及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基本反映了各招生院校生源状况、位置排列,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之一,更应了然于胸。体检标准则为有些考生划出了不宜填报的“禁区”,即凡体检结论有“专业受限”、“建议不宜就读的专业”的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避开受限院校、受限专业及不宜就读专业,勿闯“红灯”“禁区”,否则,院校不能录取,白白浪费志愿。

  5.查找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院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录取规则中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专业安排办法等,以及男女生比例、年龄限制、体检要求、其它限制条件,如本人情况不符合院校限定的条件就不应填报该校。此外从院校招生章程中还可了解院校专业强弱、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情况,这些信息也有利于考生逐步锁定自己应报的院校和专业。今年各院校招生章程,考生可登陆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www.lzk.hl.cn)及所报院校网站查询。

填报高考志愿对少数拔尖考生来说,填报志愿并不成问题,他们早就成竹在胸,所报志愿都能“百发百中”。对分数相对较高但宁可“屈尊低就”的考生来说,填报志愿也问题不大,分数高,志愿低,也能“百发百中”。但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如何使自己所报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能满足,即院校志愿既不“虚空”,专业志愿又能“实现”。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既没有“专家”,也没有“权威”,只能靠考生自己。但我们可提点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首先要明确自己填报志愿的原则。填报志愿还要有原则?要有,而且必须。所谓的原则,就是自己的基本想法、打算。如,有的非名牌不报;有的非大城市的院校不报;有的考虑气候能否适应;有的考虑收费标准;有的考虑院校所在地域;有的考虑就业;有的考虑留学。等等,等等。这都是原则、想法、打算。自身情况不同,角度不同,想法自然不同,因此想法并无对错、好坏之分。但请注意,一是自己的想法(原则)必须首先确定,然后再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院校和专业,这样可选的志愿相对较少,省时省力。二是想法忌多。很多考生和家长之所以认为报志愿难,大多都因想法太多,所以无所适从,迟迟拿不定主意。三是想法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做到量体裁衣。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行,但过于保守,“能走就行”也不好。四是想法忌多变。改变想法是正常的,但忌多变。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谁的意见都听,谁的话都信,“朝令夕改”,左右为难,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因想法多变干扰正确思路而误报。

  二、审慎填报第一志愿。无论哪个批次,能否录取,第一志愿都非常重要。因为每批次都是实行一次性投档,即在批次线上,按院校招生计划的120%内先投第一志愿。一般情况下,第一志愿投完,该批次的多数院校都能完成招生计划,有的录取线大大高于批次线,有的录取线接近批次线,只有录取线等于批次线的少数院校,因未完成招生计划需再投第二志愿。这就意味着虽然你的分数高于批次线,但二志愿的录取机会是很小的,特别是一表二志愿更是如此。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一志愿时务必认真审慎,切勿粗心草率。

  虽然第二志愿录取机会小,但也应慎重对待。一般说来,录取二志愿的大都是录取线与批次线相一致的院校(可查阅去年各校录取分数线)。但有的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他们在招生计划中就注明招收一定比例的二志愿考生,因比例较小,其所录取的二志愿考生的分数必然高于一志愿考生(30分-40分左右)。

  三、合理选报专业志愿。填报院校志愿后,还要填报专业志愿。各招生院校录取时“安排”考生专业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是分数优先,如中国海洋大学,他们在“安排”专业时,无论第几专业志愿,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将优先得到满足;有的是志愿优先,如长春工业大学,先按成绩从高到低“安排”第一志愿专业,然后再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有的实行专业级差,如东北师范大学,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必须比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高5分,第三专业志愿要比第二专业志愿高3分。等等。正因为各校“安排”专业的原则不尽相同,所以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查阅所报院校招生章程,要“冷”、“热”搭配,先“热”后“冷”,更要与自己的兴趣、理想、实际情况、今后就业等因素统筹考虑。同时,填报专业志愿时还要注意所报专业是否有单科成绩、语种等方面的限定,以免“落空”。

  四、及时填报征集志愿。近几年,为最大限度提高考生志愿尤其是相对高分考生志愿满足率,我省实行了多次网上征集志愿,即在每批次按考生原报志愿录取后,凡剩余计划都及时通过“龙招港”网上公布,凡限定分数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均可填报征集志愿。2007年全国统考征集志愿18次,共征集志愿录取26000人,2008年全国统考征集志愿19次,共征集志愿录取33000人。征集志愿录取的院校中不乏有些知名院校,使得一些相对高分考生得以如愿,相对高分考生志愿满足率近100%,受到广大考生及家长的拥护和欢迎。近两年征集志愿(补报)录取院校名单等情况可从“龙招港”中查阅。今年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我们将于明日告知考生,敬请考生勿失良机。

  五、考生自主填报志愿。高考志愿是考生的志愿并非家长的主张,考生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主宰者,处于主体地位,志愿须由考生本人填报,家长、亲友、老师仅是参谋助手,应处指导和辅助位置,不能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我们再次提醒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没有什么“名师”、“专家”、“权威”,只能靠自己拿主意,别人的意见只能作参考。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