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生谈高考判卷感受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0-08-29    已有  人阅读

高考语文阅卷结束北大博士生参与其中只判一道题感受颇深 --字难见卷面错字太多

 在北京大学进行的高考语文卷阅卷工作正式结束。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参与阅卷的学生,了解了这段神秘的阅卷生活和他们的感受。

  阅卷准备

  提早预习试卷

  据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骆寒(化名)介绍,在5月中旬,学院给所有的博士生下发通知,表示可以报名参加高考语文卷阅卷。经过一番筛选,最后共有四个年级的40名博士生入围最后的高考阅卷。

  知道自己入选后,骆寒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养精蓄锐、准备全力以赴投入到为期五天的阅卷生活。

  在高考当天,骆寒还特意从网上找来北京的语文高考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加深对每道题的印象。这样才能保证我阅卷的时候对学生负责。他说。

  阅卷感受

  漂亮字不多错别字不少

  612日上午,北大的中文系学生们和各个中学选派来的老师一共300余人,分配到了自己应改的考题。

  据骆寒介绍,由于试卷第一部分是机改,所以他们都改第二部分。每人就改一道题,他分到的是一道问答题。

  说起阅卷时的感受,骆寒颇有些无奈。他说,他们几个阅卷的博士生在昨天改完卷后交流,发现自己所改的试卷都有一个统一的毛病,就是错别字过多。

  可能中学语老师都见怪不怪了。作为中文系的博士生,他们每天为了论文的言辞和逻辑斟酌,错别字属于最低级的错误,所以在看到大部分卷子都会犯这个毛病时非常无奈。

  很多考生把落魄写成了落破落迫,蝇头小利写成了头小利。其实最让我们不理解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中的,竟然有很多人写成了他说。

  看着这些错误,阅卷的博士生们哭笑不得,要是能碰到一个没有错字的答卷真是谢天谢地,而句子能全写通顺的也不多见。

  除此之外,他们在阅卷中的另一个感受就是,很难看到有一手漂亮字体的答卷,大多数学生的字写得都是歪歪扭扭,辨认起来都很费劲。

  现在的学生敲键盘比写字多,字写得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他说。

  阅卷生活

  每天生活很规律

  阅卷期间,所有阅卷者都被严格要求。

  每天的阅卷时间是8:00—11:3013:00—16:30,在阅卷期间阅卷人不能接受媒体采访,除了打水、上厕所外不能随意走动,禁止接电话和吸烟,手机必须调成静音或震动。每天在上午、下午各有1520分钟的休息时间。

  阅卷的五天时间内,学校食堂每天做好饭送到离阅卷机房仅一分钟路程的文史楼,所有阅卷组的人在那里吃饭。

  骆寒惟妙惟肖地给记者描述了每天吃饭的情形,一个大长桌子,三四个筐或者盆,排着队挨个从那儿过,自己拿或者大师傅给打一勺,就这么简单。

  阅卷之后

  熬夜补看世界杯

  为了全力投入阅卷,北大的阅卷学生,几乎都自觉放弃了世界杯的精彩赛事,每天早早上床休息。

  阅卷期间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消耗相当大,每天一躺到床上就能睡着,睡得特别沉。骆寒说,虽然阅卷组每天规定的阅卷时间只有7个小时,但是阅卷组的老师和学生通常都会加班加点,确保在五天内如期完成任务。

  结束阅卷的骆寒告诉记者,他打算凌晨4点半再睡。因为他是班里出了名的球迷,时常在博客中写球评,上一届世界杯一场没落地看完了。这一次之前没看到的,他打算赶紧补课

  今晚先看直播,然后再看过去比赛的视频。骆寒有些兴奋地说。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