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故事:新学年换了一个班主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 2010-09-01    已有  人阅读

高中生活从高二开始

 

作者:米芫

 

走进教室时,我发现黑板上有一行陌生的笔迹:高中生活从高二开始。

 

好像要换班主任了。有消息灵通人士四处散播着不知打哪儿听来的传闻,老师去外地进修了,以后就不教咱们了。从窃窃私语到高声议论,同学们群情激昂,神情里透着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

 

说起老师这个人,班里同学个个有一肚子委屈。她整天摆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你凑过去和她说话,她总是习惯性地向后撤一步,刻意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她不苟言笑,即便是笑,也是那种非常职业的标准化微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颗若隐若现的门牙,肌肉僵硬,看不出任何情绪。她加倍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定——学校要求早上7点半到校,她一定会在班级范围内把这个时间提前到7点20,无论寒暑,无论风雨;学校要求女生不许留长发,她一定会在班会上强调刘海儿决不能长过眉毛。

 

她是那种让人挑不出任何硬伤的老师——大到学生成绩、班级纪律,小到教室卫生、穿没穿校服、桌椅排得整齐不整齐,事无巨细,她都严格要求,铁面无私。但作为班主任,她却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比如,要是谁哪天忘带作业了,老师一准儿板起脸来:别上课了,回家去取。我就真的回去取过一次,那时候住得离学校很远,一来一回路上花掉两个半小时,等我拿着作业第二次赶到学校,上午3节课已经过去了。

 

再比如,你刚刚被早高峰的车流堵得心烦意乱,急吼吼冲进校门时又恰好错过了上课铃声,等在教室门口的一定是老师的一张臭脸:怎么不知道早出来会儿,门口站一节课吧。

 

高一一年就是这样在煎熬中度过,为了尽量减少和甄老师的接触,我干脆辞掉了宣传委员的职务,安心做个平头百姓。

 

新来的班主任姓陈,一个胖胖的男老师,教语文。

 

老师站在讲台上环顾四周,开始了第一次班会。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他已经能叫出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一看就是提前拿着每个人的照片做足了功课。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们甚至了解到,他大学时的外号叫胖陈,还有,那会儿他曾经和某位著名摇滚歌手同一间宿舍。

 

班会最后,老师再次环顾四周:今天的座位顺序是大家自己随便选的,如果没有什么异议,以后就这么坐吧。

 

哇,太好了!教室里爆发出一声惊叹。要知道,排座位这件事在过去老师的眼里,可是要命的大事,成绩好的、上课爱说话的、视力有问题的、男生女生、班干部和一般群众,都要均匀分布合理安排,每学期的座位表,可都是她反复斟酌的结果啊。

 

很快,新班主任陈老师就被同学们当成了自己人。

 

他从不要求值日生一定要把教室收拾得一尘不染:有擦三遍窗台的工夫,我宁肯你们去多读几遍课文。

 

他很少批评人,最多就是说一句以后别再这样了。他说,做错事的人自己已经觉得内疚了,我再训人家一顿,除了让他心情更不好之外,也没什么别的用处。

 

有次我上课迟到,因为早上没听见闹钟。到学校的时候,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恰好是老师的课。进门时我刚想解释,老师先说话了:今天下雨车不好坐吧?快进来,别着急,把书翻到第27页。

 

一边从书包里往外掏课本,我一边在心里大发感慨:前几天黑板上的那句话说得对,我美好的高中生活,真的从高二开始了。

 

热情的新老师让我难以适应

 

倪岚

 

初三的时候,学校来了个新校长,这事于我的意义,无非就是校长称谓前的那个字从变成了

 

不过,很快,新校长就用自己的方式让我们加深了印象,初三年级被打乱重新分配,4个重点班,4个普通班,我就这样被重组了。

 

一切都是陌生的,教室、同学、老师,这个恼人的重点班一点都不讨人喜欢。

 

我习惯了那个朝西的教室,傍晚的太阳穿过窗户,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金灿灿的余晖;教室后面那块黑板,每逢大考之后,我的视线总在前三名流连,这是我自信心的发源地;还有那个刚毕业的英语老师,我们的班主任,她从来都是不吝言辞地褒奖我,我的英语成绩总是为她争光添彩。

 

可是,现在,这些都变了。教室换到朝北的一面,阴冷暗沉,不见阳光;跟我分到一个班的旧同学都是男生,一共没说过几句话,除了脸熟,与陌生人无异;最破坏我心情的,当数新班主任,在她治下,我过得别别扭扭。

 

她姓武,30多岁,短发,大眼睛,身材苗条,喜欢穿紧身裤,每当她在走道中来回穿梭带领我们早读,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看她扭腰甩臀,然后脑海里随即浮现的就是新学会的贬义词搔首弄姿

 

毫无疑问,昔日班主任清汤挂面的造型更合我胃口,纠结难当的负面情绪就从如此这般的腹诽中启动了。老师于我,任何事,都必须有不得不必须这样的装饰副词,否则,我就坚持不下去。

 

首先,说她上课。

 

今天,她会带你把全文朗读一遍;明天,她就会说,读课文没意思。这节课,她会玩命把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完成时的讲一堆;下节课,她又会说,语法不关键,要靠语感,有了语感不学语法都没关系。再或者,丢下模拟题,下课铃响了都不见人影。

 

这些出尔反尔的指示搞得我无所适从,比如,我刚下定决心要跟语法死磕,她又说懂语法没语感的人永远是在学英语而不是说英语。我开始无比怀念美女老师的按部就班,这样不着调的老师太让人痛苦了。然后,再说她行事。

 

老师喜欢男生,我想这跟她生了个女孩有关。班里最淘的是大朱,他在英语课上尤其放肆,精神不好的时候就大大方方趴桌上睡觉,状态好就练习接下句,旁若无人地跟老师你来我往地好几个回合,虽然免不了头上挨一下,但言行举止间透着无人可比的亲昵。

 

说实话,我受不了,心里酸痛难当,有羡慕也有妒忌。

 

我的美女班主任虽然喜欢我,可别说在课堂上,就是在课下,我们最多也是相视一笑,大部分时候我都是怯怯地,静静地,仰望讲台上的老师,在她回身的时候,挺直腰板,端正坐姿,等她点名让我回答问题,或者表扬我的完形填空一分没扣。

 

在这里,我的英语成绩依然很好,老师也会表扬我,只是,这样的交流太单薄了,因为,班上的大朱越来越多,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他们会说,老师你女儿真漂亮,你的紧身裤颜色不好看……

 

这让我惶恐不已,我想跟大朱们一样,可不知道从哪儿做起。好比习惯了暗恋的女孩,突然遭遇热情奔放的感情难免会不适应,何况,另结新欢本身就是件困难的事儿,更别说是没培养过感情的强扭的新欢。

 

 

 重庆高中新课本增多变薄 贴近生活学习更有兴趣

2010-08-31  来源: 重庆商报  点击: 3

开学了,领新书了!昨天,我市中小学生陆续返校报到,铁路中学的高一新生们率先领到了语文、英语、化学等12本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课本,兴奋不已。

 

学生:学习兴趣会更大

 

几乎每科的书都比以前薄了,但是新课本的编排方式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学习起来兴趣应该更大。只是大致的翻了翻,高一·二班学生朱家逸明显感觉到新课本的变化。原来,为了让自己能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暑假期间,她提前借了一套老版的教材进行了预习。

 

朱家逸说,比如化学,作为该学科最重要的实验部分,在新课本里一开篇就有体现,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进行归纳,旧课本则是以知识点开篇,然后在知识点里包含了实验。而语文课本必修(2)里面则引入了《名著导读》,有《家》、《巴黎圣母院》等,这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新增的通用技术也让同学们爱不释手。我一直很好奇各式各样的大桥,没想到这学期我就可以学习设计桥梁了。”“外面那些广告灯原来都是这样做的!同学们拿到教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本的内容都很新鲜,阅读起来很轻松。很期待上选修课,几个班的同学一起上!孙倩茹乐呵呵地说。

 

老师:教学方法将变化

 

课本变化,老师的教法也会相应变化。就英语学科,新课本的知识点和以前变化不大,但换了不少新文章。该校高一年级郭晙老师介绍,英语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本,过去上英语课是按口语、听力、阅读分板块,老师一个板块接着一个板块给学生讲授。现在,同样一节课,要将这些板块融合在一起讲授。比如,在阅读中进行口语训练、听力训练、写作训练,新课本更强调对学生的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昨天,新生们还领到了《新生入学手册》,手册介绍了新学期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安排等。

 

教委:将打造课改样板校

 

市教科院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新课改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学习自主权,让课堂更加生动,学习会更有乐趣。他介绍,开学后,我市将结合各学校原有的特点进行打造,比如,南开中学在选修课方面一直比较出色等,按照选修、学分等特色打造一批新课改的样板学校。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