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天才”卷入抄袭风波 引发“案中案”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10-09-04    已有  人阅读

近日其一篇博客又被指全盘照抄, 本人回应那是转帖,不是原创

  孙见坤,来自陕西的应届高考考生,一度被媒体称为国学天才7月底,因自述陕西省招生办拒绝为其投档复旦大学一事,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有报道称,这位18岁的少年10年间阅读了2000本古籍,令人咋舌。孙见坤现在无疑是个名人,可出名总是伴随着质疑。最近,关于其文章抄袭的批评越来越多,前天,他个人博客上的一篇有关宋美龄的文章更是引出了抄袭的案中案 

  从7月底至今,先后经历自我透露、媒体包围、方舟子质疑、复旦大学教授澄清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后,在舆论聚光灯的连续高强度照射下,人们不禁要问,国学天才的光环是否最终会从这位少年身上渐渐褪去?

  10年读2000古籍?

  老道国学超越同龄人 

  孙见坤开始进入国学天才的序列,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始于复旦大学主办的博雅杯征文大赛。孙见坤在那次竞争激烈的大赛中勇夺一等奖(全国共两名),他也因此迈进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门槛。但今年高考,他发挥失常,总分距一本线差6分。虽然复旦大学有意破格录取他,但陕西省招生办却态度坚决地拒绝为其投档。最终,孙见坤的档案被投到了山西大学 

  招生办棒打鸳鸯,让孙见坤成为近一个月以来舆论关注的焦点,关于他的新闻持续不断。比如:729日,孙见坤在个人博客中透露,复旦大学8位曾面试过他的教授没能把他从一本线下上来。但随后,复旦校方否认了8名教授联名请求录取孙见坤的传闻。 

  一度,孙见坤被媒体称为国学天才,外界猜测与他在国学领域超乎同龄人的老道密不可分。他自称,在完成学业之余精读《山海经》,并撰写了《山海经新释》,他参加博雅杯的文章便是为《新释》作的自序。有媒体报道称,他10年间阅读量惊人,涉猎多达2000册古籍。 

  涉嫌抄袭

  方舟子评无才无学无德 

  孙见坤因招生事件出名后,又因口出狂言而更加出名。他说:就我在国学上的水平而言,绝非是寻常泛泛之辈两三年可以达到的,没有天纵之才,不下十年之功是得不来的。他甚至语出惊人:千载之后,我会是配享文庙的国学大师,而你们(陕西省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却难逃那如椽的春秋史笔:共和六十一年,夏七月,佞子祸学于丰镐。” 

  枪打出头鸟,批评其过于狂傲的声音呼啸而来。随着他的文章开始在网上快速流传开来,自然也引来了网络一批义务考证家们的关照,对其文章涉嫌抄袭的质疑随之而来。 

  打假斗士、大学时酷爱文学的方舟子便是众多的质疑者之一。他辛辣地评价孙见坤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他举例道:“‘国学天才的《祭——纪念国父逝世八十五周年》剽窃自秦孝仪《蒋公纪念歌》。看开头就知道了:翳惟国父,中山孙公。巍巍荡荡,民无能名,剽窃自翳惟总统,武岭蒋公。巍巍荡荡,民无能名。后面部分也是这么抄的。” 

  方舟子还对孙见坤8岁起至今阅读过2000本古籍一说,提出了质疑:平均一年阅读200本古籍,两天不到就读一本,比陈寅恪还牛。这个年代不仅缺乏大师,也缺乏常识,连高中生都知道怎么出奇制胜吓住不学无术却爱附庸风雅的考官,乱写古文古体诗、乱用生僻字、胡编甲骨文。” 

  除了《祭》一文,孙见坤还有诸多得意之作被指存在抄袭的嫌疑。记者简略整理了一下网友们比对后得出的结论:《昨天是他的生日》抄袭胡志伟的《蒋介石七大贡献》;《纪念双十》为台湾高中生即墨云所作,发表于20081010日;《国庆谈国花》抄袭《中国的十大名花》;《岛田庄司!我永远的大神!》 抄袭完颜蔚然的《一个男人的完美主义》;《看不懂的清史》抄袭余英时的《重修清史——没必要且荒谬》……” 

  牵出案中案

  原作者已寻求法律途径

  前天,知名网友潘采夫发出一则简短的微博(http://t.sina.com.cn)请教方家,大家争说宋美龄,怎么出现了雷同卷呢?文后,他挂上了三个网址链接,分别是孙见坤今年227日发表在个人博客上的《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一文,师永刚、林博文所作的《宋美龄画传》(作家出版社200310月出版)节选,以及阳武所作的《桃花映面宋美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3月出版)之《晕飞机的宋美龄为何成为中国空军之母》。 

  经过比对,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篇文章如出一辙,连标点符号都完全相同;孙见坤的博客文章与《桃花映面宋美龄》的节选标题一字不差。依时间顺序判断,孙见坤博客文章的源头,应当是来自《桃花映面宋美龄》一书。 

  很快,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凤凰周刊》执行主编、传记作家师永刚就作出了回应:《桃花映面宋美龄》一书,抄袭师永刚与林博文先生于2003年月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宋美龄画传》一书之第60~68页,其抄袭手法之恶劣,甚至连标点也不改,特对此种行为表达谴责,并拟委托律师控告。” 

  昨日,师永刚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表示:林博文先生是《中国时报》驻纽约的首席记者,同时也是民国史专家,他曾当面采访过宋美龄。写《宋美龄画传》这本书,我们花了很多心血,前后历时两年;在宋美龄去世前10天出版,平装版加精装版,第一次印刷总计销售36万多册。而《桃花映面宋美龄》是20053月才出版的,谁抄谁,一目了然。” 

  师永刚向本报记者透露,他已聘请了代理律师,试图以法律的手段解决这起纠纷。在谈到孙见坤时,师永刚说他此前未曾听说过此人,此番得知自己的著作被其抄袭,愤怒是难免的,但是否起诉他,要看他的态度,目前还没决定;毕竟,他只是写了篇博客,并没有像前者那样出书牟利 

  孙见坤:

  非原创,向原作者致歉 

  昨日,记者几经辗转,联络上了孙见坤的父亲孙伟,他在听完记者转述的著作权纠纷后,转而向儿子了解情况。之后,孙伟致电本报记者,说明了相关的情况:见坤说这篇文章是在一个叫公主彻夜未眠QQ空间里看到的,他觉得好,就转载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并不是他原创的。如果原作者误以为他抄袭了文章,他表示真诚的道歉。” 

  记者留意到,孙见坤把这篇博客归档入《口乂集》,并在文末注明: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我高考前的最后一篇博文。不过还是会偶尔织织围脖。不知情者,的确容易误以为这是他的原创作品。孙伟表示,孙见坤今后将格外注意署名和引用的规范。 

  目前,孙见坤已将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几篇引发争议的博客文章删除;记者也未能从网上搜到有名为公主彻夜未眠QQ空间,转载了这篇文章。 

  涉嫌抄袭书籍

  竟由在校大学生拼凑 

  当记者把孙见坤的歉意转告给师永刚后,师永刚表示那就算了。但他表示正就相关侵权事宜与湖北人民出版社交涉。 

  昨日,师永刚联系上了《桃花映面宋美龄》一书的责任编辑先生,先生的回应让师永刚很失望——先生说:这本书当时是由几名在校大学生合写的,阳武是他们的合名,现在他们都已经毕业了,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他们。

  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这次通话最终以雷先生的一句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以及挂电话而告终。 

  师永刚又联系了湖北人民出版社的张副社长,张副社长表现出了诚恳的态度,表示会尽快组织调查。师永刚告诉记者,如果出版社迟迟无法给出调查结论,他将立即启动法律程序。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