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落榜生成复读生力军 解读后高考时代之现状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于 2010-09-08 已有 人阅读
9月1日开学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而有这样一些学生,高考考得分数不低,但是因为没有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很多学生选择了继续读“高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分自愿落榜生成为复读的生力军,肥东圣泉中学的盛星宇去年选择复读一年,今年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如今,高分复读,已成为“后高考时代”的一个关键词。老师们建议,复读的代价较大,还需慎重考虑。
复读有压力但贵在恒心
选择复读一年的韩萌,现在已经背起行囊迈入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校门。韩萌去年从合肥市一重点中学毕业,学的是理科,去年高考考了550分,离一本线579分还差一些,可以走二本,但是她决定再复读一年,今年高考考了624分,超出一本线562分几十分,被华东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
韩萌告诉记者,她选择在肥东的一所学校复读,早上6:20起床,洗漱吃饭,接着早读,上午下午都是四堂课,两两连堂上,自习课挺多,晚自习到10:30,11:30熄灯,教室可以通宵学习,“和大多数人一样,自习下课后我就留在教室接着自习,一般12点后回宿舍,也曾试过到2点,但熬不住。有时上课困得要命,早上前两节课经常趴在桌上睡觉。”
韩萌说,压力大的时候,有时候会一个人出去走走,也会给家里打电话,或者早点休息早上一觉起来什么烦恼都忘记了。“7月份查到高考分数的时候,很开心,家里人都很开心,虽然复读只有一年,但坚持下来也很不容易,有的同学是三分钟热度,刚去的时候很认真,过几个月就不认真了,还是贵在坚持,自己有恒心最重要。”
始终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王飞,去年毕业于合肥市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考考了613分,但是王飞还是不满意自己的成绩,选择复读一年,今年高考考了642分,被北京邮电大学数学类专业录取。
王飞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选择复读对王飞来说是必然的,他是一个气量挺高的同学,有自己的一套,高三的时候王飞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名前5,但是高考却跌到十几名,不仅仅是名次降,分数比他预想的也低,“去年征集志愿时,他被海南大学录取,但王飞知道分数后就跟我们说他要复读。”
“复读的总体感觉就是一个‘累’字,尤其是开始和最后一段时间很难熬,难过的时候自己会一个人独处想想,心里会好受点。一般晚上12点之前睡觉,考试前突击一下会迟点。”王飞告诉记者,复读时自己并不完
复读代价大需慎重选择
一省级示
根据资料显示,在每年进入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的幸运儿中,几乎有近10%至20%的人是复读生,其中也不乏某些省市的高考第一名。肥东圣泉中学的盛星宇已经离开家乡,踏上了北大之旅,去年他考了556分,放弃了省内一所重点大学,今年高考正好分数倒过来,“复读的压力是有的,累了的时候就看看自己喜欢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或者在家干干农活,放松一下心情再重新上路,只是因为自己有恒心,下定决心做某件事,而且有老师和朋友们的鼓励,才一直走到今天。”
(记者:朱云涛 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