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多女少已成往事 抢占高等学府巾帼超过须眉

来源:北京晨报       发布于 2010-11-10    已有  人阅读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中国传统观念仍在被进一步颠覆—— 一个最新的例证出现在南开大学:该校91年的办学历史上,今年招收的女生第一次多过男生。迄今为止,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年份为2008年,该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6076612名本专科新生中,女生有3321962人,约占 54.7%。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高校男多女少的局面已经改变。

  支持:

  告别重男轻女是好事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张静对记者说,女大学生的增长是政府为保障教育公平而制定的各种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中也折射出社会观念的变迁。她说,在过去,很多家庭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较重,女孩求学机会偏低。今天,越来越多的女生升入大学,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告别了这种落后观念。

  反对:

  教育体制优先淘汰男生

  不过,对于涌入大学校园的女生们,教育界并非都持欢迎态度。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女生的增长一方面与高校学科结构调整有关,一些学校扩建了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而这是女生传统的领地。另一方面,女生得益于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内容。这种观点认为,国内的教育过程中,的东西比较多,女生擅长死记硬背,相对容易通过选拔。

  一所名牌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个不是好现象。女生增多是招生圈里深恶痛绝的事情。他不愿公布姓名。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很多学校不理智地上了热门的短线文科专业。上述人士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优先淘汰男生。由于女生发育较早,而考试又是分阶段的,且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男生在求学早期就易遭淘汰。

  争议:

  高校是在培养全职太太?

  最近几年,高考阴盛阳衰现象引人关注,在各地的高考状元中,女生居多。这位招生负责人对记者指出,高考试题的难度越来越低,区分度越来越弱,细心就易考出高分,使得女孩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旦增加难度系数,女状元会立即减少。 

  他认为,女生成长为杰出人士的几率远低于男生,在一些名校,有的班级全班女生毕业后都成了全职太太。女生比重提高,就会导致大量的优势教育资源浪费在全职太太身上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浩不赞成这种看法。她反对将女生群体与死读书没有创造性画上等号。丁小浩还指出,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与男性不同。女性普遍要为家庭付出更多精力,而不能在事业上太强。即使享受了公平的教育,女性的成长环境还是不如男性。从读书上来说,女孩和男孩的差距在缩短,但在劳动力市场的长远表现来看,男女之间的差距没有缩小得这么快。”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