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打破唯分数论北大责无旁贷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于 2010-11-11    已有  人阅读

 破除唯高考分数论,试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不可能是直视无碍的坦途。何以保证招考公平,是沉甸甸的现实命题。

  118日,北大公开了一封北大11位教授联名写给校长周其凤的公开信,建议进一步加大北京大学本科招生改革力度,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周其凤表示,他本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是考虑到招生改革事关重大,怕考虑不周,因此向全体校友和师生征集意见。昨日,北大招办回应称,要稳步、审慎推进改革。 

  在公开信中,教授们直言不讳,称北大目前实行的始终还是一种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被动的根据分数划线后的拉生”“求生活动,并由此埋下种种影响未来中学甚至大学素质教育的隐患。如此指陈,一针见血,彰显了学者应有的现实关怀与学术风骨。唯高考分数论大行其道,其所累积的教育沉疴,罄竹难书。正因为如此,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显得迫切而必要。 

  言者谆谆,听者并未藐藐,校长不仅表态完全同意这个建议,北大招办也表示要稳步、审慎推进(招生)改革。如果北大果真察纳雅言,大刀阔斧推行招生改革,必然善莫大焉。就当下而言,北大率先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 

  日前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扩大办学自主权。并提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在这种语境中,作为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同时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有责任竖起招生改革的大旗,开时代之风气,作出表率。 

  正如鲁迅在《我观北大》一文中所称: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与此同时,北大在招生中有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比如,率先进行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等。借助招生改革之成功经验,施行更有力度的招生改革,北大可谓尽得地利之便。 

  近年来,唯高考分数论备受诟病,打破应试教育的民间呼声日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令人焦虑。温家宝总理如此表示: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如果按教育规律办事,去过度行政化,确保教育独立,并真正抛弃唯高考分数论,量才录用,何愁不出杰出人才? 

  破除唯高考分数论,试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不可能是直视无碍的坦途。何以保证招考公平,是沉甸甸的现实命题。在权力通吃的现实语境中,如何避免专家沦为权势的奴婢,就更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程序设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安排,否则,一旦招生腐败,必将重创自主招生。 

  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胡适有句名言,但开风气不为师,虽是谦辞,但打破唯高考分数论,重拾老校长的开创精神,为完善招生制度贡献样本,应是使命之一。 

  本报特约评论员王石川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