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设立创新学分 学生不修满不能毕业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于 2010-11-25    已有  人阅读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首次创新学分评审结束,该校大二200多名学生获不同档次的创新学分。

  去年秋季,该校出台的《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学生修满2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并从该校2009级学生开始施行。

  记者了解到,创新学分评审分为理工类、文科类、艺术类等3个类别,分别由相应的评审委员会从成果的创新性和价值两个方面,按照百分制打分后,再折算相应的创新学分。

  商学院学生王瑞撰写的有关武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面的一篇论文,经评审打分后获得2个创新学分;信息工程学院一学生的成果因获得国家专利,直接获得10个创新学分。

  文法学院小陈的银杏梨嫁接成果得分只有55分,不能获得创新学分。

  申报创新成果的279名学生(含团队)中,有超过20%的成果因价值不大被淘汰,他们需重新申报。

  这次进入评审环节的学生不到大二学生总数的10%。按规定,创新学分每年评审1次。考虑到创新学分与毕业挂钩,部分学生感到了压力。

  据悉,该校已把学生修满2个创新学分方可毕业的规定作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宣讲的重点之一,并作为新生入学考试的考题。不少学生表示,对这一硬性规定知情。

  校方称,设置创新学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学生的实物、设计、创意、创作、论文、报告等成果,都可申报创新学分。

  据悉,在本月召开的“2010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专家提供的数据称,85%的教师不能容忍奇思怪想。另一项统计则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对此,武汉大学教科院教授胥青山认为,高校设置创新学分有其积极意义;教育不能一方面培养学生,一方面又扼杀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做保障才行。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