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考移民”须回原籍报名 四类学生受影响
来源:华商报 发布于 2010-12-04 已有 人阅读
按照陕西省招办文件,高考报名“从哪来回哪去”,首先是为了制止高考移民现象,其次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去年,在城六区跨区就读的考生,允许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在今年,即使是在城六区跨区就读,也得回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
严格报考资格审查,严防“高考移民”。2011年陕西省高考报名办法规定,所有高中毕业生须在户籍所在县(区)报名。这一规定急坏了不少家长,拿着孩子的二代身份证采集信息、得到户籍所在地报名……家长说,大人折腾不害怕,等到高考时,在西安上了几年学的孩子还得回到不熟悉的户口所在地去考试。
家长很忧心
请假回老家给孩子报名
12月1日,
很多高三家长在这两天都遇到了
回家乡考娃发挥不好咋办
让
按照陕西省招办文件,高考报名“从哪来回哪去”,首先是为了制止高考移民现象,其次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
西安市一中校长阎春喜指出,此举对过分关注高考状元、升学率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去年的实际操作中,也确实给一些考生带来了不便。就拿一中宏志班的学生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我省其他地区,陕南陕北的生源都有。高考报名一系列程序,需要让考生来回跑几天。
阎校长表示,总的来说,虽然麻烦了点,但这是个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利大于弊。
按照陕西省招办文件,高考报名“从哪来回哪去”,首先是为了制止高考移民现象,其次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去年,在城六区跨区就读的考生,允许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在今年,即使是在城六区跨区就读,也得回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
影响哪些人
择校生等四类学生受影响
省招办发布的2011年高考报名通知中明确指出,所有高中毕业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就读于非户籍所在县(区)学校的毕业生回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凭就读学校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2011年陕西省回户籍所在县(区)高考报名考生学籍证明及思想品德考核表》到户籍所在县(区)招办报名。
哪些考生会受影响呢?西安市一名高中校长表示:
第一类受影响的考生是高中择校生;
第二类是从外区县考入西安高中的,比如自强班、宏志班等等,这些学生大多是我省其他区县的,因成绩优异在中考时被录入西安学校;
第三类是打工人群子女,这些孩子可能从小就在西安上学,或者上初中的时候以“外来子女”的身份在西安城区学校就读,又顺利考上了高中;
第四类是西安中考政策规定的12类照顾考生,如夫妇双方为驻守海岛、边防的军人,或从事地质勘探等长期野外工作人员,委托西安市监护人照顾的子女等,中考之后自然就成为西安的高中生。
有学校近半学生须回原籍报名
记者在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了解到,今年高考报名政策和去年基本一致,不过今年更加严格。去年,在城六区跨区就读的考生,允许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在今年,即使是在城六区跨区就读,也得回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的考生不在少数。西安市第一中学校长阎春喜说,去年是第一年实行回户籍所在地高考报名,“去年有200多人回去报名,还不算城六区之间跨区就读。”据他估计,今年回原籍高考的人数会更多,就一个年级五六百人来看,回原籍的考生可能占到高三学生的三分之一还多,快接近一半了。这个比例,对于一些民办高中来说,更是大得出奇。
小编说话
请教育部门多给家长一些指导
小编想对现在正着急上火的家长说一声:“您先别着急。”早在几年前江苏省、山东省等众多教育大省就已开始实行,到目前还没有听说因为要回原籍考试,哪个考生发挥失常的消息。再说了,既然政策不能改变,那么我们就想办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这不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吗,家长一方面可以找老师共同商量,怎么来缓解回原籍考试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问问去年高考的学生家长,讨教一些好经验。其实只要娃的成绩好,到哪里考试都是一样的,毕竟陕西省所有考生用的都是同一张试卷,所有考点执行的都是统一的标准。
高考对于考生家长而言每一年都是新的,每一项政策的出台,都会让家长紧绷的神经更加紧张,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早已轻车熟路。既然去年就知道有不少家长和考生因为回原籍报名考试而产生了诸多不便,为何不在今年就早早指导家长如何应对?或许一张小小的提示卡会让家长对这项利好新政少一些怨言多一些理解。服务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标语、挂在嘴上的口号,更应该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细节。
政府有话说
遇特殊情况可咨询招办
记者了解到,按照去年的操作经验,考生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给区县招办增加了工作量,因此各区县招办的政策不一样,有些招办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回来的考生报名,有些招办人手不够,会将回来报名的这些考生委托给个别学校来承担。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建议,遇到特殊情况,考生可咨询辖区招办或学校考务员。(段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