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提前半年签“三项全能”竞赛学生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于 2011-01-08    已有  人阅读

姓名:余翔宇

  学校:南师附中高三(2)

  年龄:17周岁

  爱好:乒乓球、羽毛球、下棋

  曾获奖项:

  2008年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并获得保送资格;

  2009年第二十六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并获得保送资格,入选省队;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入选省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队;

  2010年第六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暨中华名校邀请赛中获综合试一等奖第四名;

  2010年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三等奖,

  2010年全国高中生数学奥林匹克联赛省一等奖。

  离高考还有半年多的时间,高三的复习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但对于南师附中的余翔宇来说,日子已经变得轻松起来。因为入选江苏省省队并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余翔宇已经被清华预录取,不用参加高考就成了清华大学2011级的新生。人生中最重要的升学之一余翔宇看似轻轻松松,其实全赖背后多年努力的支持。

  搞竞赛三项全能

  和不少搞竞赛的学生一样,余翔宇并没有专一在一门竞赛上,而是尝试了不少。小学时余翔宇的数学成绩非常不错,于是很小就开始学习数学竞赛的内容。从小学到高中,数学竞赛也是余翔宇接触时间最长的一项。初中时,余翔宇学起了信息学,虽然是半路出家,但余翔宇也绝不是浅尝辄止,有着很好的数学基础,这项竞赛也没有难倒他,在高一时,余翔宇拿下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的一等奖,并且获得了保送资格。

  三项竞赛,要同时兼顾的话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也不现实,到了学习紧张的高中阶段,更要学会舍弃。即便是这样,余翔宇还是只放弃了信息学一项,可能感觉我的优势在数学、物理上更多一些。余翔宇说,到了高二时物理竞赛拿到江苏赛区并且入选省队,他才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物理上来。

  四人小团队备战物理竞赛

  想在强手如林的物理竞赛上取得好成绩,没有真功夫不行。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系统,高一时做最基础的练习,高二时我自学了大学的物理,基本上大一大二的理论部分都有涉及。我感觉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和竞赛内容也不一样,这帮助我拓宽了想问题的思路。除了自学课外知识外,时间的投入也得保证,进入省队后尤其如此。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天天在做物理题,平时双休日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物理上。

  南师附中被选入省物理集训队的共有4人,学校给这4种子选手安排了一间小办公室,既是队友又是对手的4人在一起奋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师有时候会来给我们发一点卷子练练手感,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复习。每天余翔宇会花上12个小时和另外3位同学一起讨论得失,查漏补缺,在余翔宇看来,这个和队友互动的过程对自己帮助良多。

  乒乓球、下棋帮助思考

  忙于竞赛,余翔宇却不是个书呆子。兼顾学科学习和两项竞赛的繁忙的高中阶段,余翔宇依旧是个学校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他担任过宿舍楼长、未来数学家协会社团社长、课外研究性学习组长,和同学一起参加过文艺表演,成功策划、主持过主题班会,还到姜堰福利院做个志愿者服务。

  更为难得的是,余翔宇还是一个乒乓球和下棋的高手。练乒乓球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现在接受训练已经有7年。到了高中,余翔宇还以主力选手的身份参加过校排球联赛。业余时间,下下象棋、围棋也是余翔宇的一大爱好。在余翔宇看来,这些爱好既是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剂与放松,有些还特别锻炼反应能力和思维,对学习的帮助很大。

  梦想从理论到实际

  余翔宇说,从小时候自己就很喜欢清华大学,余翔宇很喜欢清华的学术氛围,高中时衡量自己的实力,余翔宇也把清华大学当做自己最重要的目标之一。11月份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结束后没有几天,清华的招生老师就来到了南师附中,约了余翔宇见面。这样的会面带着面试的成分,不过余翔宇把它看做了聊天。交谈过后,余翔宇拿到了清华预录取的资格。如今的余翔宇已经是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与科学系的准新生,圆了许久的清华梦。

  小时候想过要当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纯理论的科学家,但到高中发现,还是做些应用性的研究可能更现实。余翔宇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人越长越大,眼界拓宽了,了解的知识多了。懂得越多,越谦卑。

  本报记者 杨 彦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