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1947年中共中心为何作出撤出延安决策
发布于 2012-11-30 已有 人阅读
1947年,正当边区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敌人“重点进攻”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部署已经基本完成。蒋介石把五分之三的空军调到西安,又纠集西安的胡宗南、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榆林的邓宝珊等部共34个旅23万人马,从南、西、北三面,向我边区进犯。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亲安闲洛川召开会议,命令他的王牌部队 整编第1军军长董钊率7个旅,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8个旅,向边区的南大门 宜川和洛川一线集结,狂妄叫嚣要“3天占领延安”。
此时此刻,战争就像搭在满弓上的箭,一触即发。
延安,是中共中心和毛主席住了10几年的地方。从1935年中心到达陕北,延安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心脏,成了指挥全国各个抗日战场的总司令部。全国各地不少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纷纷来到了延安,我党的负责干部,差未几都在延安学习过,吃过陕北老乡的小米。因此,在广大指战员心目中,她是丝绝不容侵犯的革命圣地。
的确,每一个干部战士对勤劳勇敢的陕北人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
如今,保卫延安,这消息像闪电一样传遍了各连队,每个人的心里都燃烧着满腔的怒火。大家决心一定要遵照上级的指示,加强战备,把进攻延安的胡宗南匪军消灭在边区。
为了保卫党中心的安全,我新4旅被调到延安。毛主席很快决定接见新4旅的团以上干部。
警卫员把新4旅的团以上干部引进屋子。那是一间陈设极其简单的窑洞,最触目的是墙上满匝匝地挂着舆图,舆图上红蓝铅笔标出各种记号,纵横交错。不一会儿,毛主席笑吟吟地从里间出来了。主席走到大家跟前,跟大家握手,和蔼可亲地说:“这次叫你们来,是为对付敌人伞兵。不过,敌人的伞兵可能不敢来。这里有我们的军队,又有广大群众,他们来以前,先得想一想,能不能回去!他来也好,不来也好,我们都要做好预备。这叫有备无患。”
毛主席神采焕发,目光里带着深沉而亲切的微笑。随后,他开始询问部队情况。旅政委黄振棠回答说:“部队经过西华池战斗,武器、弹药都得到了补充,战士们果断表示要狠狠打击进犯的敌人,哪怕战到最后一个人,我们也要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心,保卫毛主席。”
毛主席听到这里,点头微笑着说:“这个决心很好啊!延安是要保,我们搞军队工作的同道要有这个决心和勇气,才能打胜仗,现在要给全体同道讲清楚这个道理。我们在这里住了10年,挖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培养了干部,指导了全国革命,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不能不保,但是延安又不可保。”
接着,毛主席又反复说明,作战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气力。主席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为例,作了具体的阐述:“在五次反 围剿 时,我们有些同道,把不放弃一寸土地的政治口号用在战术上,不管自己的气力大小和敌人硬杀硬拼,这是错误的。寸土必争是对的,但是要看怎样争。”
毛主席扫视了大家一眼,又接着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个显而易见的真理。从全国战局、敌我军事气力对比方面看,暂时放弃延安,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过去8个月内,蒋介石已损失了60多个旅,他能用于进攻解放区的机动兵力已越来越少,因此被迫放弃 全面进攻 ,改在解放区的两翼:山东和陕北,实行 重点进攻 。这正表明蒋介石已近穷途末路,离灭亡之日不远了。”说着,他扳着指头,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蒋介石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共218个旅,过去8个月,均匀每月被歼8个旅,假如以后几个月,还保持这个均匀数,那么,等到歼敌100个旅左右,则军事形势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毛主席站起来走了几步,继续说:“几个窑洞,你们都舍不得,将来人家把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广州 都给你们,就会舍得吗?那些大城市,将来都是我们的。蒋介石心疼也没有办法!”
接着,毛主席又十分详尽地为大家分析了当前形势,指出敌人侵占延安后,可能要趁机宣传他们的“胜利”,去迷惑无知的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大好形势。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已异常深刻,不管他们采取什么办法,都拯救不了蒋介石灭亡的命运。目前全国正面临着人民大革命高潮的前夜,我们要用百折不回的毅力,去克服所有的困难,促进新的高潮很快到来。
听到主席精辟透彻的分析,大家的心胸随着也变得开阔了,那种沉重的心绪,霎时一扫而光!
这时,只听毛主席又说:“消灭敌人就靠你们!敌人有23万,我们才2万多。2万多人要消灭20多万人,是有困难的。要战胜敌人,得有正确的作战方针。现在,就靠你们作 磨心 ,牵敌人,磨敌人,让敌人围着四周转。这种办法就叫 蘑菇 战术。陕北山高路隘,你们牵上敌人去爬吧。等它爬够了,疲惫了,饿饭了,就寻找机会歼灭它。1个月歼灭它一到两个团,过上一年光景情况就不同了。你们一定要拖住敌人,让他们陷在这里拔不出脚。我们都一起留在陕北。”
说到这里,毛主席看出大家有点担心的样子,又笑了笑说:“你们一定会担心我的安全,这不必要。陕北地形险要,群众条件好,回旋地区大,安全完全有保障。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听了这些话,大家都感到周身热乎乎的。
时间已经很晚了,固然讲了很多话,毛主席始终毫无倦容,话语中时时夹着开朗的笑声。
主席在跟大家的倾心交谈中,不论是什么题目,总是谦和地问问大家:“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主席的话,句句都说到了这些旅团干部的心里,有时他们还不明确题目究竟在什么地方,可是听了主席三两句话,立即豁然开朗。后来,毛主席又问起西华池战斗的情况。新4旅的干部曾听说,战斗打响那天,主席整夜守着电报机,没有合眼。我军部队那天夜里冲进敌人阵地,捣毁了敌人的指挥部,把敌人赶得到处逃窜,最后1,000多人,躲进土产公司。天明,毛主席传令嘉奖。这时,旅干部才知道,敌旅长已被击毙,副旅长、顾问长都受重伤。
毛主席得到胡宗南委派新旅长的消息,又立即转告新4旅的干部。可是我军已开始撤退了。现在提起这次战斗来,新4旅的干部仍感到有一些不安。副旅长程悦长说:“固然缉获很多,击溃了敌人,但是仗没打好,没有全歼敌人,对不起边区老百姓!对不起党中心和主席!”
毛主席鼓励他们说:“你们打得很勇敢。假如能坚持到最后5分钟,敌人就跑不了。西华池敌人已挖好工事,不利我们进攻。我们部队善于野战,敌怕野战,假如选择合水与西华池之间,在运动中发起攻击就好了。一个指挥员,不仅要善于捕捉战机,而且要善于坚持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经常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此时部队不少人存在着一种思想,愿意打强敌,打硬仗,觉得这才能对战局起决定作用。毛主席指出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他说:“看菜吃饭,量文体衣,有什么本钱,就打什么仗。我们部队数目和武器装备都占劣势,因此就决定我们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先打分散孤立的,后打集中强大的。你把弱的消灭了,强的也变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又要分散。比如三个人,有一个强手,两个弱手,你先把两个弱手打倒,剩下一个,前后失去照应,他就孤立了,胆怯了。强手变成弱手,一打就倒。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整个晚上,电话电报不断,秘书们出来进去。毛主席处理完一件事情,又聚精会神地跟大家交谈。假如不是警卫员一再提醒去吃晚饭,谁也不愿离开座位。饭桌上除了几样素菜,主席还特地嘱咐为新4旅的干部做了些腊肉。新4旅的干部知道主席平日生活极其简单,受到这样的款待,心里深感不安。主席说:“这些东西是我们生产的。我们样样自己动手,做到丰衣足食。可是胡宗南不让我们过好日子,来打我们。他要来延安,请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扫干净,桌子椅子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洁。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
毛主席事事体察入微,给新4旅的干部留下了亲切难忘的印象。不知不觉,时间已过了夜里12点钟,主席仍不知倦怠地讲述着。大家感到暖和、愉快,一点也舍不得离开。可是时间太晚了,主席还有很多工作急待处理,大家只得起身告辞。
主席亲身送大家到门口,又谆谆嘱咐说:“回去和全体指战员讲清楚,一年,最多两年,我们就会回来的!”
毛主席接见新4旅的干部后,周恩来副主席还亲身来到新4旅16团驻地,在向广大指战员讲了保卫党中心、保卫毛主席和部队的任务后,还把他分得的仅有的食品,留给了16团的战士们吃。
根据上级部署,新4旅771团和16团布防于教导旅右翼和教导旅并肩战斗。他们在崂山和金盆湾一线,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天天只准胡宗南部前进两三公里。
17日,敌人进攻的先头部队越过金盆湾一直向西北攻进。新4旅16团在南蟠龙与敌激战竟日。傍晚,在接到旅部命令后撤时,9连正向敌人反冲锋。杀红了眼的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动机:毛主席还在延安啊,我们就要果断抗击敌人阻止其前进!不料,我一个班冲到敌人心脏地段九股山后,与大部队隔断了联系,孤立地在敌阵中游击活动,他们决定晚上突围。
九股山位于金盆湾的西北角,与松树岭一脉相承,对峙相望。这两地现都已被敌军侵占,两山之间,有一大路直通延安。敌军倚仗着兵力的上风,上有飞机,下用火力封闭各路关隘,而且敌人在各个阵地上到处设立了活动哨,戒备十分森严。别说在这里战斗,就是隐蔽突围也相当困难,强攻硬突更难于奏效,突围相当困难。
此时,漫山遍野燃起了篝火,小股巡逻哨不时在他们身旁闪过。战士们一个个都猫着腰,借着微弱的火光,偷偷地翻过一架山梁,又顺着沟爬上了山峁。忽然,一发照明弹划破了夜空,大家立即卧倒,发现两个持枪的哨兵在离他们约百十米的工事外边走来走去。根据敌情和地形分析,他们已到了离敌营不远的地方,假如再往前走,势必被敌人哨兵发现,肯定遭到夹击。
怎么办?副班长摸到班长跟前说:“是不是从南侧绕到西侧,避开哨兵,然后借山石沟壑隐蔽地接近敌人,来个 ”
班长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他们立即兵分两路,向左右运动。这时,天公偏不作美,月亮忽然从云层中钻了出来,给隐蔽接敌带来了很大困难。他们一步一步在满是荆棘的坡地爬行,很多战士的肘和腿部都磨破了皮,忍着钻心的疼痛接近了敌工事。月光下,敌哨兵无精打采地往返走动着,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军的战士已摸到他们鼻子底下来了。忽然,战士们一拥而上,捉住了敌哨兵。很快从哨兵嘴里知道了敌军口令、番号等情况。
敌情已明,月隐星稀,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当战士们遥望北山敌阵地时,心中又犯起难来:如先动手消灭这股敌人,对面之敌势必掉转枪口夹击我们;要是一起打,则敌众我寡,更难取胜。唯一的办法是先把疲惫之敌搅乱,然后再来个浑水摸鱼。
说时迟,那时快,几颗手榴弹一齐向敌人投去。“轰!轰!轰!”火光冲天,弹片咆哮。
果然不出所料,北山敌人一看后院起火,以为团指挥所被端,后路会被截断,于是仓促上阵,拼命还击。而指挥所四周的敌人一看北山朝他们射击,以为前沿失守,也一齐开了火。
一时间,敌人你来我往,枪炮齐发,互相对射,阵地上鬼哭狼嚎,乱成一团。
正当敌人互相残杀之际,我军这个班的战士,带着两个俘虏,喊着敌人的口令,向着延安方向,顺利地追赶大部队去了。
为了阻击敌人,我教导旅从临镇至县正面百十里,纵深七八十里,设了几道主要防线,构筑了大量工事,利用有利地形将防御正面削成了两三丈的绝壁。在每条路口,都挖了很多深沟,还在大小道路和梢林里埋设了地雷。同时,在部队中进行了战争动员。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昂,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时预备给进犯之敌以严重打击,恨不得马上奔向杀敌的战场。
3月10日,陕北高原。晴空万里,和煦的东风吹来,使人感到暖烘烘的。
教导旅旅部和各团的指挥员都迎候在通往延安的大路旁,等候着彭德怀司令员前来视察,传达党中心、毛主席的战略决策。时近中午,大家正往路北方向看,一个顾问忽然说:“旅长,彭副总司令来了!”
教导旅旅长罗元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真一辆吉普车从山沟里奔驰而来。大家忙着整理军容风纪,站好队,伫立在路旁。
汽车“吱”的一声,戛然而止,停在大家跟前。彭总首先下车来,他穿一身褪了色的灰粗布棉军装,一双黑布鞋,显得特别朴素。他的脸上固然浮现出兴奋的神色,但看得出来,这些天来彭总是很劳累的。彭总用抚爱的眼光向大家环视了一下,和蔼可亲地问道:
“你们好!现在敌人又要来进攻延安了,你们预备得怎么样?部队的情绪还高吗?”
“指战员们的决心很大!”罗元发回答说。随后,罗元发和旅的几位领导逐一作了扼要的汇报。
“好!”彭总点头称是,并会意地朝大家笑了笑,接着说:“士气高昂,完成任务就有把握。”
接着,罗元发向彭总汇报了教导旅侦察到的敌情和他们的作战方案。彭总十分认真地听着、问着,罗元发也静听着彭总的每一句话。
当罗元发讲到要以最大的决心来完成党中心、毛主席和彭总交给的任务时,彭总问道:“你们教导旅能在这里坚守几天?”
罗元发不敢说大话,只能谨慎地说:“可以抗击5天。”
这时,彭总停下脚步背起双手,凝神静立了片刻。忽然,他转过身来,面对着罗元发他们坚定而有力地说:
“教导旅和附属警备7团、延循分区独立第3团,组成防御兵团,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抗击一星期。你们多防守一些时间,中心机关和延安人民就有充裕的时间转移。”
稍停了一下,彭总又接着说,“我的意思不是让你们死守,而是要采取运动防御,机动灵活地抗击敌人的进攻,并大量杀伤敌人,争取时间,保证中心机关和延安人民安全转移。”
罗元发和饶正锡副政委、陈海涵顾问长立即表示:果断完成党中心、毛主席交给抗击7天的光荣任务!
3月12日拂晓,忽然传来了敌机的嗡嗡声。几十架敌机一批又一批地窜犯延安,它们偷偷地穿过云层,像一群乌鸦飞来。不一会儿,敌机又向教导旅旅部驻地进行轰炸,把一串串炸弹投下来。“咿 咣!”怪啼声震耳欲聋,战士们用双手在荆棘丛生的金盆湾盖起的大礼堂被掀掉了房盖。炸弹的爆炸声震荡着每个窑洞,山坡上,沟渠里,在强大的轰隆声中,腾起了十几米高的尘烟
疯狂的敌机,自恃没有高射火炮对付它们的威胁,便擦着树梢在山沟里毫无顾忌地往返轰炸和扫射。作战顾问徐清和毛秀峰等人一面忙着传达作战指示,一面处理司令部的公文材料,一直不停地东奔西跑着。忽然,一枚炸弹在半山坡里旅部驻地窑洞门口爆炸,浓烟一下子把他们吞噬了。
看到此种情景,正在窑洞工作的几位顾问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上前抱起一个人喊:“袁秘书!“袁绍同道!”这位北京来的青年学生,为了寻求革命,不顾个人安危,跋涉千山万水来到了延安。此刻,他脸色苍白,身子慢慢地凉了下来,一腔热血洒在了金盆湾的土地上,牺牲时年仅24岁。
抗击敌人的战斗,很快就打响了。
3月13日8时许,敌整编27师,首先与我军侦察分队接火,随即与我教导旅在临镇木瓜山崾岘一线的2团主力展开了激战。敌第1师向南泥湾东侧、90师向金盆湾,进行团体进攻和迂回包围。
我教导旅各团坚守阵地,英勇反击。1团团长罗少伟、政委魏志明,为巩固正面阵地,一直跑到战斗第一线去指挥。顾问长冯配岳和营长张顺国率部队坚守在陈子池东北阵地时,与敌人进行了逐个山头的争夺战。
小炮班的翟连之是标准的山东大汉,他一手提着炮架,一手提着炮弹箱,穿梭般地在前沿阵地跑来跑去。这里打一炮,换个地方再打一炮。这时大约一个多连的敌人狂叫着向我军阵地冲来,他一发炮弹打出去,“轰”的一声在敌群中间开了花,炸得敌人抱头鼠窜。狡猾的敌人曾几次试图侦察我军炮阵地,终究没弄清我军到底有几门炮。就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翟连之身旁爆炸了。罪恶的炮弹打坏了他的膝盖骨,顿时,鲜血浸透了棉裤,但他仍顽强地坚持战斗。
固然我军部队子弹缺乏,主要靠手榴弹、刺刀和敌人冲杀,但由于我军指战员英勇拼杀,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反复的争夺,进犯之敌被阻于第一线。
3月14日,敌人固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仍被我军阻于西吊庄、临镇和南泥湾以南地区。这时,胡宗南一改老成持重的作风,暴跳如雷,命令他的部下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攻击前进。由于胡宗南妄图三天攻占延安,所以敌人简直像条疯狗,一次又一次向我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击。同时,敌机也一批接一批地配合地面部队狂轰滥炸。
隆隆的炮声像雨前的阵雷,在我军坚守的山头上炸响,数十里战线的各个阵地上,翻滚着浓烟烈火。敌人凭借炮火的上风,以整营整团的兵力,向我1团、2团阵地接合部 标台、油房台、小林坪方向发起猛攻。这一线只有1团8连、2团侦察排及旅直警卫连等三个不同建制的连队。
战斗一开始,敌人就采用团体冲锋方式,向我阵地一次又一次地猛攻。我各连排坚守阵地,顽强地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虽经我军英勇抵抗,大量杀伤敌人,但由于兵力薄弱,有被敌人从中间突破的危险。为巩固我第一线阵地,保障两翼之1团、2团主力部队的安全,旅长罗元发命令旅直特务营前去支援。特务营刚上去,就打垮了疯狂的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我军阵地前沿,敌尸堆积如山。
过了一会儿,敌人动用了约3个团的兵力,在督战队的威逼下又向我军阵地压来。由于后方的弹药不能及时补充上来,我军很多战士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差未几扔完了。特务营副营长雷华堂“嚓”的一声上了刺刀,大喊一声:“同道们,跟我来!”战士们一个个端起明晃晃的刺刀,大吼着“冲啊!”“杀啊!”猛虎般地跃出工事,趁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搏斗。
战士王俊才,一身英雄虎胆,一天之中多次冲入敌群,连续刺死刺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刺刀折断,枪托打裂,和敌人抱在一起,滚下悬崖,壮烈地牺牲了。
敌军固然人多势众,但最怕刺刀见红,一见到我军端着刺刀冲下来,大都吓得浑身直哆嗦,有的举手投降,有的撂下枪逃跑了,最后不得不在抛下200多具尸体后缩了回去。
胡宗南大吹“3天占领延安”的牛皮,显然已经破产。15日不得不按我军给他安排的日程,被阻在马坊、南泥湾、麻洞川一带,没敢再向前推进一步。
16日,敌人又集中上风兵力,在猛烈的炮火和10多架飞机配合下,以密集的队形分几路向麻洞川、金盆湾及马坊后山发起攻击。敌我双方一场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
胡宗南为了尽快拿下延安,也花了血本,把董钊的所谓“天下第一军”的36师和27师都拿了出来,向我军各个阵地发起攻击。敌人以几路的轮番进攻在1团阵地上冲破一道缺口。2营营长张顺国带领部队像一把尖刀直戳敌人侧背。敌人为了拔除这颗钉子,其整编第1师不惜血本,又连续攻了10几次。
这一天,敌人从进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变换战法,把空中的飞机和地面的炮火集中到我军前沿阵地上,以一部向我军正面攻进,另以主力向我军侧翼开始猛攻。敌人这一招使得忽然,来势凶狠。他们以一个营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以冲锋枪、机枪猛烈向我2营部队开火。另一部伺机突入2营4连1排阵地。东侧6连长谭年高组织用手榴弹封闭敌人,不让他们扩大突破口。但敌人并未退缩,一个营的兵力趁机从突破口拥了进来。后面的敌人也嚎叫着跟了上来,密密麻麻直向马坊后山北面冲来。罗元发身边的顾问和工作职员纷纷要求:“旅长,咱们上吧!”
“眼下2营就要 现在不上不行了呀!”
正说着,忽然杀声震天,4连阵地上的战士们从战壕里跳将出来,端着枪冲杀了下去。5连、6连又从左右两侧出击,抄了敌人的后路。但见山坡上烟尘滚滚,刀光闪闪,疯狂的敌人转眼被杀得七零八落。
敌军进攻的矛头,被我英勇无畏的战士又一次折断了!
16日下午,阳光特别明亮。彭总向教导旅传达了毛主席从延安打来的电话:主席说,“你们打得很好,打得英勇顽强,给敌人很大的杀伤,掩护了中心和延安人民的转移。”并指示教导旅果断完成抗击敌人7昼夜的任务。
旅长罗元发手握发话器,听了主席和彭总表扬部队的话语,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罗元发知道,战斗打响以来,毛主席和彭总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对前线的情况十分关心。主席的指示,给予我军在前线抗击敌人的全体指战员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随即,罗元发他们把毛主席的指示抄写出来下发部队,在阵地上读给战士们听。战壕里,各级指战员庄重宣誓:决不辜负党中心、毛主席的期望,狠狠打击敌人,果断完成抗击任务!
晚上,毛主席根据前几天我军抗击战的情况,进一步调整部署,重新明确了任务,并命令我军左翼防御兵团:利用地形,组织短促火力,大量使用手榴弹、地雷杀伤敌人;把握预备队,灵活反击,夜袭歼灭敌人。
据此,罗元发他们重新明确了各团的任务。各团还派出若干小分队,利用夜间袭击敌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正规军和地方部队密切配合,采用游击战、地雷战。
我一个10余人的民兵小分队利用夜间打到敌阵地四周,使得敌人乱作一团。金盆湾区四乡基干民兵连连长刘克财,带领10余人的小分队,在我军抗击部队撤离后,在路口山坳、窑洞房舍,埋了大量的土造地雷,致使敌人在前进中多次触雷,炸得他们人心惶惶。后来,敌军不得不赶着牛羊在前边开路,让牲口去踩踏地雷。如此一来,大大地迟滞了敌军进攻的速度,有力地配合了我军的抗击任务。
被俘的敌军官供认:每到夜间,总是提心吊胆,不敢睡觉,唯恐共军袭击。
入夜,苦战了5天5夜的教导旅部队,将阵地转移到松树岭及其东南地区。1团1营阵地上,战士们从阴坡山沟里搞来冰和雪就着面豆充饥,战士们布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山坡上不时传出一片笑声。
敌人在我军主动转移新阵地时,开始自得洋洋起来,很快进入了我军撤出的阵地。翌晨7时,敌人在猛烈的炮火和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又以密集队形分几路向我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他们从两翼猛攻新4旅九股山阵地和教导旅2团金盆湾以北阵地,妄图集中上风兵力突破松树岭及东南阵地。战斗打响后,头上的飞机、大口径的各种火炮,把炸弹、炮弹如雨点一样倾注在我军各个阵地上。咆哮的弹片像乱飞的蝗虫在腾起的烟雾中嘶嘶乱叫。
整个阵地上,从前沿到纵深,燃成了一片火海。接着便是整团整营的敌人向我军阵地冲击,我2团2营和1团1营并肩抗击,以白刃搏斗,连续击退敌人约两个团兵力的轮番冲锋。敌人伤亡惨重,在我军阵地前沿撂下400具尸体。但敌人并不服输,再次以重炮狂轰滥炸,有的阵地山头被削去好大一截子。继而,敌人又扑了上来。
驻守在松树岭东南的2团2营和3营8连,由于与敌人拼杀伤亡过大,敌乘虚突入我军防线,直接威胁到旅团指挥所,情况越来越严重。2营长任书田冒着枪林弹雨的袭击,坚定沉着地继续组织各连气力,对于上来的敌人赐与果断反击,双方拼搏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敌人击退,夺回了阵地。
正当任书田指挥着大家抢修工事预备对付敌人新的攻击时,忽然,一发迫击炮弹在距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教导员齐廷章和战士们立即跑过去把他从浮土中拉出来。只见他满头是血,一块弹片打入了左眼。
3连战士李国玉趁势扔出两颗手榴弹,借着炸起的烟雾,一个蹦子窜到山下,像壁虎一样牢牢贴着陡峭的山崖,呼呼地直往上爬。在接近山顶时,又猛地向上扔了几颗手榴弹。蹬蹬几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扑向敌人的机关枪。但见他飞起一脚,踢翻了那个射手,操起这挺机枪,哗的一声来了个大扫除。在敌人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军后边的战士就跟了上来,一阵手榴弹,敌人死尸骨碌碌地直往山坡下翻滚。
这时,一个躲在阵地工事后面的敌军官正举枪瞄准李国玉,6班副班长手疾眼快,抢先一步,“嗨”的一枪刺去,那家伙哇的一声栽到山沟里去了。此刻,阵地东北角还有一挺敌机枪在响,李国玉绕到山石后面,侧身向前运动,趁敌不防,一梭子结果了那两个机枪射手。
后来,在旅庆功大会上,罗元发给荣立特等功的李国玉戴大红花时说:“防御战中你在反冲击时,打垮了敌人,还缴了两挺机枪,立了头功啊!”
这位战士激动地说:“我们背后就是延安,有毛主席呀!”
以上是后话。再说黄昏时分,敌人又一次发起攻击,猛烈的炮弹撕裂了夜幕。松树岭 这是我教导旅保卫延安最后的一道防线,在经受炮火的洗礼。几天来的抗击,有的部队很少吃过一顿饱饭。这两天老乡们配合运送弹药、枪支、伤员,还帮助弄点冰雪给战士解渴,也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流血牺牲。教导旅指挥所的几个领导同道的嘴都干得起了泡。
战斗至18日,在松树岭阵地上,由于敌人以重兵连续攻击,我军伤亡增大。下午,为了完成最后的抗击任务,罗元发他们把旅部机关的顾问、干事等凡是能上阵的都叫上了战场。
金色的晚霞消逝在远天,夜幕渐渐地笼罩了陕北高原。远山近峰更显得峭拔。
18日晚,杨家畔教导旅旅指挥所里,挤满了前来开会的团以上干部。旅长罗元发和饶正锡副政委、陈海涵顾问长正围在一起研究情况。从跳动的烛光里,各团指挥员脸上闪烁着探询的神情。陈海涵顾问长首先拿出野战军司令部下达的彭总的命令,向大祖传达了中心机关及延安居民已安全疏散完毕,教导旅7天7夜的抗击任务已经完成,命令教导旅今晚22时,将所有部队撤至青化砭以东隐蔽集结,待机歼敌的命令。
话音刚落,大家就纷纷发问,说:“还撤,背都顶着延安的南墙了!”“身后就是党中心、毛主席,再要往后撤,干部战士们的思想不通。”
罗元发解释说:“毛主席打电话表扬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听毛主席的话。主席让打,我们果断抗击,主席要我们转移我们就转移。一定要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
一席话,说得大家豁然开朗。
7天7夜的抗击,教导旅在兄弟部队的紧密配合下,大量杀伤了敌人的有生气力,毙伤敌人5000余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胡宗南“三天占领延安”的美梦,掩护了党中心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转移,为晋绥部队调来边区赢得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