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11-03    已有  人阅读

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

二、学生功夫下在预习上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力更是势在必行。预习不是简单的看书,做题,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不懂的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三、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一堂课只有40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所以,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费,应尽可能把它都用在教学内容上,且必须要把这40分钟用在刀口上。至于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可尽量把它押后到课后再处理,以利于师生双方都能始终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和专注的心态去上好这节数学课,并且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学到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呢?

   1、坚持课前5分钟小测

    坚持课前5分钟小测,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每节课上,进行口语测验。这个环节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听课。提高能力。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这5分钟来让学生从课间休息时的兴奋中冷静下来,调整状态,为接受新课作好精神准备。另外,学生为了做好小测题,就必须要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

 2、课后巩固要有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 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四、做好课堂总结

    一节课下来,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这时就需要做好课堂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数学能力。不过,课堂总结最好是通过提问学生来完成,如设计“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该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总之,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开设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