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说你真的懂这些词语?(一)

      发布于 2014-03-04    已有  人阅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成语释疑:这里的“为”是“修养,修为”的意思。词语意思是人不提高自己的修养,那么天地不容的。而不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的意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词名句,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大致意思是:今生拉着您的手永结美好,与您永不分离白头到老。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传诵,原意是歌颂战友之情,如今多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的代名词。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但是现在这个成语很多都被用来形容二十岁左右的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姑娘。比如“打工妹们都是豆蔻年华,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这里的“豆蔻年华”就用错了。作者把“豆蔻年华”理解成“青春年华”了。

  七月流火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七月流火”说的是时令节气,没有一点气温高低的意思。但是现在一般用法是“正是七月流火,天气十分炎热……”

  万人空巷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里。有诗为证:“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说的就是人们都走出家门去城外看潮水。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不刊之论的解释是,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由此可见,词典里“不刊之论”并没有“刊登”的义项。

  昨日黄花

  是一个典型而又普遍错用的乱造的词语,应为“明日黄花”。“明日黄花”出自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明日黄花的解释是,苏轼的诗《九日次韵王巩》,指过了重阳节的菊花,即将枯萎,没什么观赏价值了。后用“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或失去现实意义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明日黄花的解释是,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而现实生活里,新闻出版物、网络等媒体,频频出现“昨日黄花”。“明日黄花”这个词,生生被“昨日黄花”这个滥造的词语“鸠占凤巢”了

  长袖善舞

  “长袖善舞”出自《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长袖善舞之“舞”,容易被误解为“跳舞”、“舞蹈” 之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的长袖善舞,穿着长袖衣服容易舞得好看。比喻条件好,事情就容易成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长袖善舞的解释是,比喻做事条件好、有凭借,就容易成功。后来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并无“跳舞”、“舞蹈” 之义项。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