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绩没有稳定在一个高度时,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掉以轻心

      发布于 2015-12-30    已有  人阅读

    这次考试,有人 进步了,有人下降了。取得进步的人,觉得很开心,倒退的人难免会有一些沮丧。现实中,稳定在前几名的学生本来就很少,特别是一些重点校,第一名的宝座也经 常“易主”。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讲,始终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持续提高,并且到一个期望的高度稳定下来。现实中,多数人也很难做到。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持续进步?

   主要是自己性格把自己限制住了。

   现实中,一些考生被老师压制着学了一段时间,或者家长管得严格一些,加上自己踏实一段学了一段时间,结果成绩取了一定的进步,可是接着,多数就松懈了,觉得学习很容易,只要努力就能学好。结果到下一次考试,又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甚至一些人考出了新低。

   自我满足,沉浸在“小幸福”里,结果这样的享受可能是要付出代价。

   当一些学生取得了一定进步之 后,被表扬了一番,沉浸在这样的“小幸福”里,于是飘飘然起来了,有少数人获得自信之后,还会不断努力,而多数人把这样的自信变成盲目自信,有的开始变本 加厉玩起了手机,有的开始拾起了游戏,总之要求比以往低多了,看看眼前,离下一次考试时间好像还远着呢,眼前的幸福可要把握啊,岂不知,更大的代价就等着 你结账了。

   目光短浅,优秀总是相对的,例如说,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家长会之后,一个父亲回家坐着沙发上,脸色铁青,抽着烟,孩子一言不发坐在一边,因为不知道父亲将会怎样批评他,毕竟这次期中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1分。结果他父亲语重心长的说:“儿啊,你还是有点偏文啊,加把劲把理科补上去。”

   现实中,经常见到一个学生, 哪怕总分再低,他也都能找到稍微高一点的科目,稍微高了一点,就觉得那是自己的强项,低了一些的就是弱项,其实即便是强项,和别人比,也是很弱的,现实中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而是目光被这样的相对局限了。就好比上面的那个父亲,他可能觉得语文不用补啊,数学差就补数学就行。

  

    一个学生,某科是年级200名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进了年级前100名,他们就觉得进步很大,就行了,就行了,真的就行了吗?不管怎样,反正他们觉得就行了。用批评的话说,这样的看法,是典型的没有大志的表现,你觉得就行了这样的分数,其实依然很脆弱,加上自己掉以轻心,下次考试名次不回去才怪。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万里长征才开头呢,下一步可能有更多的艰险等着你,你却觉得自己胜利了,满足了。

   所以这里,依然对那些取得小进步,“小富即安”的学生讲,当你没有让自己的成绩稳定在一个相对的高度时候,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掉以轻心。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