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武汉市高三4月调考语文和数学卷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04-22 已有 人阅读
语文选材广泛贴近生活 数学平和清新难易适度
名师点评我市高三4月调考
昨日(16日),武汉市高中“四月调考”开始举行。四月调考作为高考前最后一次“大练兵”,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考生的高考水平,对于高考报考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考生也可以通过此次考试,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强弱点,以便查漏补缺。
昨日,记者采访了新洲一中一线骨干教师,请他们对昨日语文、数学试卷进行评析。
武汉市新洲一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梅光红
试卷平和清新、难易适度。试题朴实简明、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坚持多问、多题把关,各种题型的起点都较低,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同时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少有的高质量的试卷。
试卷两大特点:
1.突出主干,对应高考。理科试卷涉及到的八大主干内容(函数、数列、导数、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的重点知识及其应用占全卷的90%。文科试卷涉及到的八大主干内容超过90%,考查全面、布局合理。强化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理科卷第9题、理科卷第15题、文科卷第10题都是推陈出新的好题,是函数题型的典范,既考查了学生的函数知识,又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立体几何文理均是一大一小,以计算为主,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析几何理科是一大四小,文科一大三小,对应高考,具有浓厚的几何本色,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换的方法,和运算能力。
新增内容的考查相对稳定,理科两大三小,试题客观又不失灵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理科第20题是导数的应用题,新颖而不刁钻,给学生一个公平的环境,要求有较强的解题能力。理科压轴题仍是数列,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构造和探索能力。
综观文理科试卷,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是从考查基础知识出发,解决问题也是相关考点中的最常规的方法,试题的情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很多来源于课本,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贴近教材风格,没有刻意设置障碍。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
2.强调数学能力、强化数学思想。试卷集中考查了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对数学思想的考查仍主要突出体现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如第20题、第21题都包含了较高的数学能力。 记者 周锐
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朱良松
命题选材涉猎广泛,贴近社会生活
语基题设题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尤其聚焦为人瞩目的社会热点:体育曲艺、安全救灾、安居工程、环保科技、经济过热、道德文化、奥巴马“新政”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为考生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思索的平台,从一个侧面检测考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层,体现了命题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观念,引导考生多读书、关注社会人生,有意识地去突破目前考生普遍客观存在的视野狭窄、阅历有限的局限,拓展知识面。
命题内容及题型“稳中求变”
对比2008年四月调考卷或湖北高考语文卷,不难发现,今年四月调考语文卷有如下情形的稳与变:
“稳”体现在一是试卷结构没有变化。根据湖北语文学科高考《补充说明》的要求,试卷分为语基、现代文阅读(科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言名篇)、语言运用、写作等五大板块,分属七大题23小题,且各小题赋分值一如既往,没有变动。
二是内容考查着重点没有变化。比如,古诗鉴赏仍然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命题,分值各半;名句名篇填空依然古诗文句默写共4句,中(外)作家与作品名称各一;而语言运用题仍然要联系教材内容和中学生生活实际,但也有减弱的迹象,彰显武汉试题稳健而又灵活的地方命题特色。
三是命题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同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就难度而论,全卷难易适宜,即使是阅读题,内容有点难,但设题浅显(如文言文翻译);内容浅显的地方,设问却藏有玄机(如字音题、语用题等)。
“变”体现在一是科技文阅读选材由自然科技文向社会科技文转变,四个小题所设选项已经不满足注重题文比照、筛选信息的辨析思路,代之以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并重,分析与综合并举的解答策略,第7题表现尤为突出。增加了考查的质感和难度。
二是古文阅读材料,今年选用了清代彭绍升的《表微》,大多数考生对作者和文段比较陌生,从某种角度讲,增强了考查的公正度和公平性。
三是古诗词鉴赏由风行一时的两首诗歌比较阅读向单一的精炼型诗歌鉴赏变化。今年选用张在的宋诗《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对考生来说比较新鲜罕见;相反,常见的名家作品却考得少。
四是作文由2008年时兴的命题作文向材料作文回归。今年的材料作文“沙漠中的信念”与前年的材料作文设置和要求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