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名师谈2009年高考冲刺阶段复习(英语、化学)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05-10    已有  人阅读

一、如何有效进行高三复习课教学

 

1、确立高三教学的正确理念  讲得多并不等于学得多,会得多,收获多(语言运用、思考空间、策略训练);课堂学习必须体现对学生学的关注(以讲代学、以练代教——以学论教、以错定教)。

 

2、明确高考究竟考查什么

 

●词汇量(3500)。

 

●阅读量(生词量不超3%)。①理解主旨和要义;②理解文中具体信息;③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意义;④作出判断和推理;⑤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⑥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语音敏感性和准确性

 

●思维逻辑性

 

——书面表达中

 

——完形的上下文推理

 

——阅读理解的推断分析、阅读表达(自选06、07、08题)

 

●心理素质

 

抗挫折能力:高考是在同一层面上让学生间互拼心理素质。比如:如何训练学生阅读心理素质中“遇生词不慌”的能力?如何训练学生一见长语篇不慌的能力?

 

细心与粗心的问题、时间调控与把握、答题规范性与答题的策略、顺序。

 

●学习习惯

 

3、研究《考试说明》,关注变化(稳中有变),牢牢把握高考命题“立足语境,重视基础,讲究策略,贴近生活、体现人文”的基本点。

 

——高考命题将始终立足语境、强化语用,体现“用英语做事”的课程理念。把语言考查放在实际语境中,比如:单项选择、完型填空、短文改错等题型,都要求在特定的微型语境中灵活运用语法、词汇和语用知识来完成特定任务,从而考查其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样卷),保证知识覆盖面,试题对知识面的考查紧扣考纲。考点内容涵盖《考试说明》中所列12个语法大项,对词汇量要求也将体现一定要求。在语篇阅读方面,试题也将从不同领域考查考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体现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在各部分题型中,须根据上下文来仔细分析、推理和判断的题目都会占一定的比例,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解题中运用多种解题策略。

 

综上所述,高三英语必须要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练习。在教学中要始终紧紧把握住“语境”、“语篇”、“词汇”、“技能”、“策略”、“文化”、“情感态度”等多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并将其自觉地体现在复习课的备课过程中,在教学练习的选择与创设、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中自觉融入对上述不同层面的多元目标的关注。

 

4、抓重点

 

抓重点临界争取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英语弱科生实行三补:补干劲、补方法、补知识;

 

抓重点问题、常考项目、难点问题和易错问题,避免不分重点的机械重复。做到每周有重点专题,每天有重点训练,每堂课有重点突破。

 

5、抓练习作业

 

抓作业精选关,确保练习质量,避免低效重复,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安排空间;

 

强化批改和抽改。抓错误分析,针对错误备课、错误讲解,对错误一纠到底,避免同一问题或类似问题的重复出错。确定哪些不必讲或少讲,哪些该重点讲,哪些内容该拓展延伸,哪些问题需要有补偿性或后续性练习,弄清某一难点问题该怎么讲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练习分析:讲究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练习分析的课堂教学效率。

 

——难点问题深入讲。有的放矢,因疑而释。难点要预设,站在学生视角,降低语法讲解难度,给学生搭建脚手架(Learning scaffolding),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同质/同类问题集中讲。针对试卷不同特点,重组试题内容,整合相关问题、同类问题,使问题分析更具系统性、层次性,以此达到难点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内化、迁移与巩固,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重点问题拓展讲。每一份试题能重点突出4-5个语法重点,围绕这些基本点进行纵向、横线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梳理;

 

练习形式多样化:如:单项填空、短语翻译、句子翻译、根据所给语句/提示补全信息、句型转化、造句、单词拼写、语法填空(开放型完形填空)、语境对比(对比性练习/问题变式)、句子改错、难词难句释意解释等多种形式进行语言练习;

 

行为跟进:难点问题、补充问题的分析必须配以补偿性或后续性练习、典例及语境。

 

6、研究词汇/句法/语法的有效复习

 

(详见报纸)

 

以话题为线索听写词/词组-句-段-篇;

 

以练习为线索听写练习题目或练习语篇中的词/词组-句-段-篇

 

7、正确认识读写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强读写教学的研究

 

■ “得阅读者得天下”:将读写训练作为后阶段高三复习教学的核心内容,确立“以语篇促阅读,以语篇促写作,以语篇促语言知识复习。以语篇为载体综合读、写与语言知识教学”这一指导思想;

 

■ 改变“读一句、译一句、讲一题”的模式,增强语篇、语段意识,立体开发语篇。

 

■ 以任务驱动阅读过程,读写结合(根据现行高考题型自行编制任务型阅读)

 

☆ 文脉梳理(图表类)

 

☆ 主题、细节把握(信息匹配)

 

☆ 语法+阅读(语法填空、语篇填空、短文改错)

 

☆ 阅读+表达(回答问题、阅读写作)

 

■ 重视拓展,一文多能、一文多用,提高语篇利用率(“理解”不是阅读活动的终点,而是进行后续“表达”的起点)

 

■ 关注语篇新题型的训练(短文改错、自选综合)

 

■ 渗透策略训练,提高策略意识

 

■ 增强语篇、语段意识,立体开发语篇[完形、阅读]

 

宏观层面:

 

◆ 不同文体特点及主题的把握;

 

中观层面:

 

◆ 语篇结构的分析(语义图的建构)

 

◆ 语篇写作意图的分析

 

◆ 各种语篇衔接、连贯手段的分析

 

微观层面:

 

◆ 词语意义、句子意义的理解与表达(阅读表达)

 

◆ 事实细节的寻读

 

◆ 基于主题的深层问题、评价问题的思考与表达(阅读表达)

 

◆ 语境中部分核心词汇(词组)、句式、语法的适度联系、拓展与训练

 

8、加强备课组团队合作,组织好以下4方面专题复习(编题、选题),把综合训练与专题复习相结合。

 

?? 话题专题:以话题为线索,把1-3册教材中的话题模块进行重组,以实现话题相关语言、话题核心词汇、话题相关功能与结构、话题相关体裁的聚合。比如:语言模块(英语变化/体态语/外语学习)、旅游休闲娱乐模块、难忘经历探险模块、体育运动模块、健康饮食医疗急救模块、生态环保灾害模块、地理历史传统习俗模块、媒体广告模块、科学技术发明模块、人物传记模块(科学家)、文物与考古模块等等。

 

?? 语法专题:围绕《考试说明》12大项语法逐一过关。其间应特别关注:

 

——动词,包括动词固定搭配或固定用法、动词短语、动词词义辨析、动词在不同时态或语态下的特殊变化形式,与动词相关的语法项目内容(如: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倒装句中的动词语序)、写作时动词的正确运用等应重点突破;

 

——词汇用法及意义辨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复合句分析(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强调句、倒装句等)

 

?? 写作训练专题:加强写作策略的指导,如写作结构训练(避免套路式作文)、审题训练、词数的控制、句间的连贯性、运用丰富的词汇(高级词汇慎用)和句式结构以及书写清晰性等。

 

建议备课组一人出一个写作题 ,加强不同体裁、话题的书面表达训练。

 

?? 策略训练专题:对各题型答题策略、答题要点进行整理、归纳。针对不同策略进行分类训练:单选题训练可采用语境补充法、语法分析法(照应指代、省略时间关联)、结构透视法、结构还原法、逻辑推理法、逻辑排除法等多种策略;阅读理解则可采用跳读法、寻读法、猜词法、正选法、排除法、定位法、概括法(找主题句、找高频词)、推理法(对比、因果、转折、同义近义、平行结构)、列表法(分析语篇结构)、语义解释法(同义词、定语从句、标点符号、构词法分析)等策略。

 

在训练阅读理解时也可将策略运用相同类的问题或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如:完形则可采用研读首尾抓主题、上下联系寻信息(各种逻辑联系语、平行结构、从句引导词、非谓语动词、插入语结构、独立主格结构、倒装结构、强调句型、主从复合句、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动词的基本句型) 、左顾右盼找搭配、语境分析辨词义(各种词性的单词及动词短语)、词汇复现寻信息(原词复现、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源词复现等策略)。

 

9、重视答题规范,适当安排强化训练和模拟训练,积累考试经验

 

网上阅卷对考生答题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练习写作部分的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中尤其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书写的清晰性;

 

另外,每周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考卷各题型的加强性训练,促进学生的能力转化。通过适当安排强化训练,也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考试说明》P60,试卷结构-时间(分钟)]从容地去完成各专项题型的答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考前解题的适应能力。

 

二、高三后期总复习建议

 

1、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信心百倍迎接高考

 

① 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② 英语学科的特点;

 

③ 试后及时分析(纵向+横向),找出前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2、钻研考纲,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① 对高考热点,做到“考什么就讲什么,讲什么就练什么”;

 

② 准确把握教学实际,缺什么就补什么;

 

③ 与学生谈心,共同分析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和近期奋斗目标;

 

④ 补干劲、补方法、补知识;

 

⑤ 注重学生建议、意见反馈。

 

三、高考英语六大题复习备考建议

 

1.听力

 

要求:确保数量和质量 ?精听?听写

 

             泛听         

 

技巧:考前?试听?争取主动?合理推理

 

2.单项选择

 

① 鼓励并督促学生过“高考词汇关”;

 

② 把握热点,总结归纳,精讲精练;

 

③ 总结试题类型特点,寻找切入点,“对症下药”;

 

④ 加强“交际英语”题型训练。

 

热点 1: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

 

- Have you known Dr. Jackson for a long time?

 

- Yes, since she ____the Chinese Society. (08 年全国卷I)

 

A. has joined   B. joins   C. had joined   D. joined

 

热点 2:it, one, the one, that, those, which

 

The road conditions there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___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A. it   B. what   C. which   D. that (08 年全国卷II)

 

热点 3:so, such, too

 

The weather was ___ cold that I didn't like to leave my room. (08 年全国卷I)

 

A. really   B. such   C. too   D. so

 

热点 4:祈使句+ and/ then/or + 简单句 和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 I have been feeling so bad these days.

 

- Just tell me what is disturbing you, ____I will see what I can do for you.

 

A. but   B. or   C. if   D. and (09云南第一次省统测)

 

热点 5:情态动词(will表习惯和意愿,should特殊用法)

 

热点 6 :从句(wh-ever从句,it强调句,where从句,as/which从句)

 

热点 7 :动词(近义词辨析)

 

热点 8 :词组和短语

 

热点 9 :形容词与副词(词序、比较级与最高级及其修饰词,倍数表达)

 

热点 10 :非谓语动词(状语,定语及其与并列句的区别)

 

3.完形填空

 

① 夹叙夹议,词数280左右(08年276);

 

② “争取主动”,“融入其中”;

 

③ 重视“开头句”,只有先慢才可能后快;

 

④ 确保训练量。?完形填空倾向语汇训练

 

So the slave was pardoned and ____.

 

A. killed   B. rich   C. happy   D. freed

 

4.阅读理解

 

(详见报纸)

 

5.短文改错

 

出题规律以及破解关键

 

动词:

 

(1)主要考察能力:时态、主谓一致、固定搭配。

 

(2)出题形式: ①时态混用   ②主谓不一致   ③固定搭配

 

名词:

 

(1)主要考察能力:单复数混用。

 

(2)出题形式:单复数混用

 

形容词/副词:

 

(1)主要考察能力:两者之间是否混用。

 

(2)出题形式:

 

①副词代替正确形容词出现在文章当中   ②形容词代替正确副词出现在文章当中

 

介词:

 

(1)主要考察能力:固定搭配。

 

(2)出题形式:

 

①介词省略   ②介词多余   ③介词用错(一般为固定搭配)

 

连词:

 

(1)考察能力: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衔接关系。

 

句式:

 

(1)主要考察能力:常考that与what或which/ how与what之间的转换。

 

(2)出题形式:

 

冠词:

 

(1)主要考察能力:句中冠词是否多余

 

(2)出题形式: ①冠词多余   ②冠词遗漏

 

代词:

 

(1)主要考察能力:代词是否多余,以及与反身代词之间的混用。

 

(2)出题形式: ①代词多余  ②代词混用  ③代词遗漏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