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24天三人帮: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05-14    已有  人阅读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自主性的过程,而绝大多数状元在学习过程中都做了“统筹全盘”的努力,其实那些状元和一般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若要真说起状元与众不同的地方,应该就是善于学习、注重方法、讲求效率。

 为什么很多状元既能玩又能学还能兼顾参加课外活动?因为讲求效率。为什么很多状元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考试起来左右逢源?因为注重方法。细节之处见真章,汲取、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状元们成功的不二法门。

 纵观状元们成功的秘诀所具有的共性,我归纳为一下三类:

 其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养成,这是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学生大都能比较理性的对待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所以说要多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出击。

其二,因人而异,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效率。

每个状元提起成功都是与各自特有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大家也许会说,我也按照一些好学生的学习方法来复习了,但为什么效果并不那么理想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没有把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同时在效率的把握上,没有很好的重视,或者说重视不够。

其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反而会无功而返;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压力固然要有的,但要学会自我调节,并不断地给自己增加信心,使得在冲刺的阶段心理的良性循环给备考带来正向的影响。

 最后要补充一点,良好交流在学习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它包括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多向老师或者是成绩好的同学提问,多交流,加深理解;遇到生活中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身边的人交流,不要让这类问题影响这段时期的备考复习,从而因小失大。

 

 
一年前的此刻,我也正为备战高考而认真的准备着,也会感到惴惴不安,诚惶诚恐。尽管自己一直名列前茅,也许是肩负了太多的有声与无声的期望:老师、家长、同学……尤其是自己,更是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总结了状元们的学习经验后,我也想谈谈成为状元的必备法则。

 

首先,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了近一年的复习和大小考的磨炼,考生应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缺陷在哪儿;同时,对今年的高考新动向、历年的知识考查点也要了如指掌。如果能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够更加冷静地展开高考复习。这时的复习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夯实基础,另一个是查漏补缺。

许多同学在临近高考时还在买习题集,啃一些难题,这不仅得不偿失、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使情绪急躁,不利于考前信心的培养。因而,考生应该把基础练习放在首位,越接近高考,越要做基础题,而且每天都要做;但是数量也不要多,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高考中容易题和基础题做得又快又准,把基础分拿到手。除此之外,就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做一些练习,把以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并尽力举一反三。一言以蔽之,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点的熟练与敏感,任何一科都不可荒废。

其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考前状态的调整。第一,要调整生物钟,休息时间要延长。因为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常常休息得很晚,在调整时,上床时间要一点点提前,和高考时间相适应,不要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搞“疲劳战术”。第二,考生还应该注意把自己的最有效率的时间段调整到与高考相吻合的早上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刻意在这两个时间段做和高考科目、题型相类似的练习,使自己在此时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第三,缓解压力。在高考中,一点压力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考生可以多和父母、同学谈谈心,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一玩、笑一笑。

最后,考生还应该注意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例如知道了考试地点,一定要去“踩点”,以免在考试第一天陌生感过重;如果在高考前夜失眠,也不要太紧张,要知道全国几百万考生,失眠的不会只有你一个人。此外,高考考场沉重而森严的气氛多少会影响考生的情绪,这也难以避免,考试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而一科失利的阴影尽量不要影响下一科,毕竟高考中更重要的是总分。

 

 

准备考试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想要在最后一个月取得飞跃是很难实现的。对于那些想要冲刺状元的同学们来讲,我觉得状元所要具备的条件,除了在平时知识的积累上要比较扎实外,在心态上也要学会“尽人事、听天命”。

 我相信很多成绩好的同学不同程度的会有下面的问题:越是成绩好,面对考试,往往就越放不下包袱,把一个又一个“第一”看得太重。

 其实,即使每次考试都是冠军,而偏偏高考就考到了你的漏洞,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放弃?所以,成绩好的同学还要输得起,重要的不是模拟考试你得了第几名,而是你弥补了多少知识上的缺陷。这个时候你不要期望自己有什么质的飞跃,将知识体系梳理一下,尽量多补漏就是你该做的。

 最好的心理状态应该是平静、愉快的。临近高考,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让自己太紧张。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保证充分的睡眠,保证体力。千万不要熬夜复习,这样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对考试有害无益。

 想取得状元的桂冠,不仅仅要注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在考场上的临场发挥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往往状元的得与失就在这考场上的几个小时,所以考试时,心态调节到好的状况可使考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如何调整好心态,我提出一下四点供大家参考:

 1、强化信心

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高考成功的信心,高考就不太可能成功。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实力和自己心态的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不打时间战,不挑灯夜战,注意提高复习效率,建立知识网络与体系,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2、优化情绪

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高考的成绩,消极的情绪能降低高考的成绩。调整好情绪是高考心态调节的重要环节。无论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样心情自然稳定。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的良好的情绪,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

 3、进入状态

众所周知,运动员在竞赛场上是否进入竞技状态,与竞赛成绩的关系甚为密切。考试也是一样。怎样训练自己能更快的进入状态呢?平时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减压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考试,考前还是要多做题培养感觉,使自己热热身。

 4、充分发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少考生埋头复习,不了解高考内容改革,不了解高考命题改革,不了解考试模式。我建议每个考生都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反复地阅读与理解“考试说明”,把握住高考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对高考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在考场上充分发挥。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