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高职冷热搭配 第一志愿优先更突出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06-29    已有  人阅读

今年,广东高考(论坛)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共有64.4万名考生报名,比2008年增加2.9万人。按省招生办相关规定,今年将有七成考(论坛)生可被录取入各类别批次的高等院校。其中,被一本线、2A类高校录取的考生人数将超18万人,占被录取考生比例30%;剩余超过60%的被录考生将进入2B、3A以及3B类院校。由于绝大多数考生群体将被录取进入2B批次以下、3B批次以上高校,因此高职类院校的志愿填报尤为值得重视。

第一志愿优先更突出

不同于本科类院校,高职类学校专业方向的指导意义更大。选什么专业,就意味着“吃哪行饭”,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原则更为突出。在一些办学条件相对成熟的高职院校,多年承办的传统专业往往招生旺、就业畅,“扎堆”报考情况也较多出现。因此考生应结合自己的成绩,与选择院校及其相关专业往年的招生录取线作认真比较。分数徘徊在录取线左右的考生,第一志愿宜填报其他相对较“冷”专业,尽量避免上线落选的情况。

另外,关于第一志愿外的其他院校及专业填报,由于不同的高职院校会存在不同的梯度设置政策,考生报考要充分了解清楚相关规定,善加利用政策以增加录取机会。例如,有的高职院校明确提出梯度差分录取方法,即在第一志愿之后的多个志愿,其录取分数线将较前一志愿有小值分数递减。对于这种录取方式,考生就要仔细做好分数较为贴近的专业方向填报。但未必每家院校都实行梯度差分录取方式,对于不实行的院校,考生应该尽量拉大差距,使专业“冷”“热”配搭,为专业间留足“落差”。

关注“岗前培训”所在地

高职教育的根本就是就业。在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习过程中,理论掌握与技能培养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选择院校的专业方向,实际上也就是选择一种技能,为日后走上社会培养一技之长。选择专业填报方向,首当其冲的是要考虑专业方向是否符合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偏向,以及在日后步入社会时是否能以此专业为对口就业方向。选对了专业方向,考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日后学习过程中学得满意、学得起劲。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家长在考虑专业时,会以该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薪酬水平作为关键的比较因素,这是一个误区。由于高职类学校从入学到毕业期间为期三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定行业人才需求的“冷”与“热”、就业情况的好或坏,在数年间仍存有变数,专业的选取还应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除了以上提及因素,很多考生与家长应该多关注该专业历届学生实习所在地以及校企合作用人单位的地区所在。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就业市场与用人实践紧密结合,毕业生毕业后通常得马上上岗。那么,这种“岗前培训”的重担就必须融入实习过程的实践和项目操作中。这正说明,实习阶段中用人单位的内部环境及企业所在地用工条件,对学生贴近社会、服务于社会、熟习岗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学校里的专业实习所在地也是填报志愿的参考要素。

入学后仍可转换专业

面对“择专业即择从业方向”的高职类志愿填报,很多刚从高中毕业的考生不能理解,也不太懂得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专业的时候难免意乱心烦。事实上,考生不必过于担心。在广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也设有和普通高校一样的专业调换机制。但各所院校或有不同做法,如有的学校专业调换工作是在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完成,但学生只有达到相关录取专业当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才能转专业;有的学校则是按学生第一学年成绩作为专业调换门槛,达到全级前5%排名的学生才能获得资格,转到大专业框架下的其他专业方向学习。当然,也有些学校是不能调换专业的。考生若有转专业意向,就要多了解各家学校的具体做法,从而做出更准确、更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志愿填报方案。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