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分数成隐私不容易 仍有学校触碰"红线"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8-07-05 已有 人阅读
山东今年在全国率先将高考分数定为考生“隐私”,只向学生本人提供,学校、教育部门不能查询,更不能以分数排名进行奖惩。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纠正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改革应试教育之风。记者就这一改革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
教师学生感觉轻松了
仍有学校拿到成绩单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三教师透露,就在上周,他们学校教务部门拿到了高考成绩单。他看到,成绩单跟往年没有什么两样,上面同样盖着教育局的公章,有高三年级各个班的成绩,班主任想查很简单。这位老师说,教育局想弄到高考成绩单,“这路子肯定会有”。
为保密,今年在通过电话或网上查分时,输入14位准考证号码以后,还要求输入考生身份证(士官证等)的后5位作为验证码。只有准考证号和验证码匹配,才提供成绩信息。
有的教师甚至表示,不少家长一时间查不到分数很着急,就像往年一样打电话给班主任、给学校,班主任只好给班里的学生逐个查分。但是否“领校长之命而为”,他们则避而不谈。
触碰排名“红线”将通报
有了成绩单,各种排名以及相关奖惩就难以避免。
高考出分后,德州二中搞成绩排名,并对相关教师进行奖惩,第一个受到省教育厅通报批评,相关负责人受到严肃处理。
采访中,有校长表示困惑:“我只是在小范围内部对考分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但根据我省规定,这也是不允许的。
“山东的学生学得苦”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曾到省内各地高中调查,发现有的学校门口写着这样“励志”标语:“社会上有四种人:人渣、人手、人才、人物,你想成为哪种人?”“我不是贵族,但我可以做贵族的祖先。”很多班级有自己的口号,如“不吃苦莫进此门”,“零抬头、无声音”等,勉励学生一门心思埋头苦读,任何人来了都不能抬头。
张志勇有些沉重地说,“现在基础教育应试化倾向太严重了。”
高中教育应该有多元化的价值追求。教育不应太功利,升学应是教育的自然结果,不能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高考分数“隐私化”,副省长黄胜7月2日在有关会议表示:“决定了就要坚持。我们认真坚持三五年,力求山东基础教育的现状有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