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卫东:高三初期段学习问题浅谈

来源:http://www.ewt360.com       发布于 2009-10-15    已有  人阅读

 管卫东:高三现阶段学习问题系列谈

  ——北京44所重点高中高三学生典型学习问题诊断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北京市的40多所高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新一届高三学生,范围涉及东城、西城、宣武、朝阳、海淀、丰台、门头沟、石景山等区,数量为44所,发放问卷20000份。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配合,问卷最终得以顺利回收。在对问卷进行认真统计之后,我们已将汇总结果分别反馈给了各个学校,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对今后的学校教学有所帮助。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点的理解:深刻理解知识点,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2.知识点的简化:如何把高中课本知识点、高考考点涉及的知识点合并、简化

  3.解答大题难题的思维: 平时学习时,如何正确分析大题难题题;考试时——面对大题难题发生短暂性大脑空白时,快速确定思维起点与路径的能力。

  4.杜绝“马虎”的能力:如何避免惯性思维导致的“马虎”、杜绝知识理解造成的“马虎”

  5考试技术:如何有效地掌握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掌握题目的内在规律和答题方法

  6.审题能力:学会挖掘题目的暗示、定性地记住题目中的概念,掌握如何审、审哪里

  7.英语思维逻辑:彻底掌握英语思维和中文思维的不同点,掌握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

  8.语法:理解消化英语,而不是死记硬背语法知识

  9.英语形象性思维与表达能力: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

  10.英语介词理解运用能力:如何掌握介词的一词多义,准确记忆介词的多种搭配。

  11.快速记忆英语单词能力:如何快速掌握全部高考大纲词汇

  12.英语阅读——篇章能力:快速找到观点句,论证句和例证句,一遍掌握原文

  13.英语阅读——选项比较能力:快速准确答题的能力、选项比较的具体方法;遣词造句能力:写出高质量句子的方法与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

  14..英语完型——同义词辨析能力;根据题目暗示做题的能力

 

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吃力的方面。从中不难看出,同学们迫切想摆脱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想要寻找到一种科学、规律的学习思维和能力,使自己从枯燥、低效的学习过程中解脱出来,而这也正是我们做本次问卷调查的最终目的。

 

  针对同学们目前所面临的学习困惑,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就上述问题一一为同学们做解答,教给同学们解决这些困惑的方法和技巧,使同学们轻松的攻克这些难关。那么,首先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让同学们头疼的问题——如何快速简化、合并繁杂的知识点

  一、如何快速简化、合并繁杂的知识点有的同学说,对于繁杂的公式、定理、反应、实验…只能死记硬背,很痛苦;我非常渴望学好英语,可就是记不住单词,语法也记不住;还有的同学特别想知道那些尖子生是怎么轻松掌握那些知识点的……其实这都是关于知识点的简化和理解的问题。

  什么叫简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的简化,二是题的简化。首先我们先来谈一下知识点的简化。

  1.知识点的简化

  大家都知道,英语所有的知识点,不论是语法、词法还是句法,都是为了完成英语和中文的区别。换句话说,所有的知识点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服务,即语意的精确度。作为一门语言,必须把语意表达准确,要想表达准确就必须要完整,因此你只要记住语意必须要完整,那么所有的难句、长句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举个例子,很多学生都背过,什么词后面跟to do,什么词后面跟doing,有的同学记不住于是就问我怎么才能迅速记住呢?其实,你所要做的不是去记忆它,而是根据语意去理解它。To do和doing从语义上讲,它的意思是不一样的,doing表示动作的同时性,而to do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你只要通过语意去理解,但凡两个动作同时发生时,就加doing。再比如说try(尝试),可以表示尝试着去做,也可以表示先尝试准备之后再做,就是说try后面既能加to do又能加doing,然后我只要知道加doing表示这件事一定做了,加to do表示这件事一定是没做,这就是语意的简化。所有的英语知识点,都可以用一个词去理解,即语意的精确度。大家在平时学习时,要时刻注意把繁杂知识点简化成一个词来表达准确的语意,要记住考场上只有简单才会有用。

  再比如数学,很多考生在做三角函数考题时,总感觉这么多公式,我怎么知道到哪一步该这么变了呢?道理也很简单,记得我以前上课时讲过一句话:“在做式子变形中,有那么6、7条基本原则,其中排在第二条原则的就是当式子变形时,分母有加减法,永远是没法做化简的。”如果题目中分母是加减法,就是加减的式项,而分子只有一项。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下:既然分子只有一项,分母是两项,无法做化简。换个思路想一下,取倒数之后,分子就会有加减项了,而分母就只有一项了,这样就能够把式子拆分成两项,拆分之后再做进一步化解,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第一步取倒数,这就是数学的简化概念。

  2.题的简化

  上面的两个例子介绍的都是知识点的简化,就是把复杂的知识网络简化成很小的知识点来解答。但是简化还有第二个方面,即题的简化。

  曾经有一个学生拿着一道理综题问我,他说:“老师,我觉得这题不合理,这些知识点我都会,而我的一个同学,这些知识点他都不清楚了,他能做出来我却做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我说:“很简单啊,你不会研究做题思维的简化性。”其实,那是一个很简单的题,题中有一个图,是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的一个关系图。题目中说理论上讲,有另外一个植物比这个植物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二氧化碳,问对另外一个植物而言,那个图该如何变化?那个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把所有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全都回忆一遍,发现还是不会做,后来回忆碳三、碳四知识点,还是没有办法。这种思维就是没有把做题简化,这属于多年的惯性思想。

  其实,根本不用用经验惯性想,也不用用很多知识点去想,而应该去研究题目本身。题目中已经提到了,这个碳四植物比这个碳酸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就应该去想,什么叫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一句话,一个新角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很多的老师都说这样一句话:希望把所有的课本从薄读到厚,而下一步就是从厚读到薄,其实就是简化。

资讯收藏成功!
返回首页 联系客服 在线咨询 我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