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班”门前谁最犯贱
来源:转载 发布于 2010-10-25 已有 人阅读
从取消重点班到现在,学校已有20名学生转到县里上学,还有家长正在要求孩子转学,很多原先在重点班的学生因为不满意某科教师而要求调班,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原来教重点班的教师因为学生课堂纪律不如从前而闹脾气,因为原来在实验班工作轻松,而现在还要管不学习的学生。再说,在河南,大部分中学都办重点班,城里出成绩的学校不也都有快慢班?办快慢班的初衷也是为了挽救一些好学生。(10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所初中发生的现象。具体位置在固始县郭陆滩镇第一中学。自从《中国青年报》9月21日刊登《河南一些地方中学办重点班屡禁不止》一文后,固始县教育局下发通知,责令报道中主要涉及的该县郭陆滩镇第一中学就设立重点班问题进行整改。于是,中秋前后,学校紧锣密鼓牺牲节假日,全力进行整改,但是没想到才过去几天功夫,就出现了上述问题。
甚至,这所学校的副校长陈正海灰心丧气地认为:“我们周围的几所学校因为生源少、教师少、没干劲,一个个都垮了,家长正是看中我们的这个重点班才把孩子送到这里。现在的家长都不在乎花钱,你不办重点班他就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我看,我们学校就这样要不了3年也得倒闭。”
固始县是河南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县,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出现这些问题,极具代表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肯定责无旁贷,中学的重点班制度很难破旧出新,高考的指挥棒在这里有力有理且有效,不设重点班,北大清华一本院校的入学率怎么计算?又怎么给全县200多万人民交差?况且,过去若干年,重点班制度实施起来又屡试不爽,确有尖子生成为教育政绩的重要砝码,被全县人民默认的制度岂能说变就变?
没了重点班,家长要孩子转学;
不难想象,固始县教育部门的“整改”是个假整改,起码说非常不彻底。乡镇没了重点班,就可以进城上重点班,这是成何体统!更令人心寒的是,
“重点班”被取消的另一个后果是,三年之后,郭陆滩镇第一中学将不复存在。贱啊贱,有重点班,遭人诟病;无重点班,面临灭亡。“重点班”门前,到底谁最犯贱呢?是不是那些为了教育GDP的行政官员呢?呵呵,都来对号入座吧。